或許是連知行的態度與反應超出了方向三人的認知,此后三人一直沒有說話,一直盯著忙著吃飯的連知行看。
連知行確實餓了。
六點左右離家,拎著大行李箱的他擠不上地鐵,唯一的選擇是打車。
然后,帝堵,等到了安宅已經是八點鐘。
他正是半大小子最能吃的年齡,早已經是饑腸轆轆的,更不要說刀氏精心烹飪地美味佳肴本身就會令人胃口大開。
他吃飯的動作有些急,甚至可以用疾風驟雨來形容,但舉箸咀咽中卻不失優雅,得閑時還有心情沖在座之人微笑致意,看不出一絲的狼狽或窘迫。
這就是安先生為之錯失機遇而痛心不已的緣故么?
三小默默地看著,默默地對比著,漸漸地心中有了許多感悟。
而這就是安寧想要的。
論出身,連家只是在學術界的地位高,根本無法與方、雷、楚三家的權勢比。
但若是論知識面之廣、之深,連知行可以輕易地碾壓三人。
要知道,連知行可是六歲時就憑著一部《康熙字典》,啃下了《春秋》這部鴻篇巨著的天才兒童。此后更是卷不離手,儼然未來的史學大家。
方向、雷浩峰以及楚國棟,各有各優秀之處,可以說平分秋色難分上下,需要有一個同齡人讓他們意識到自身不足。
而連知行就是這么一個存在。
當然,安寧也有私心,那就是為連知行搭建人脈。
人脈,或虛或實,虛實變化不在于人,而在于己。
在這一點上,安寧對連知行有著莫大的信心。
連知行終于放下了筷子,然后就看到經常代表安寧去家中探望老祖宗的胡管家起身,小伙伴們也瞬間留下了眼淚。
沒等連知行反應過來,就聽到胡管家輕笑一聲,對安寧微微頷首,溫和的看了眾人一眼,憑空消失不見。
人呢,怎么回事?
連知行心性再好,再講究水過無痕,第一次接觸到如此不科學之事依然有些發蒙。
只見他眼珠亂轉,甚至還偷偷地彎腰看向桌底、屏風后……
在巡視無果、百般不得其解之后,連知行將疑惑地目光投向一臉悵然的安寧。
感應到連知行的注視,原本遙望遠方的安寧收回了視線,笑著對他說道:“阿行,歡迎接觸到修真世界!”
“哦,原來是修真啊!”
連知行臉上先是浮現出了悠然向往的神色,隨后變成了濃濃地疑惑。
“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么你們會表露身份……難道亂世將臨?”
這可是修真啊!
你不應該為錯失長生而痛心疾首嗎,至少也應該大吃一驚吧,怎么變成了答疑?
方向三人覺得這個小伙伴真是個妙人,很想敲開他的腦殼看一看里面的構成。
安寧失聲一笑,屈指彈出一縷指風在連知行額頭,“我真不知道你還讀過佛典。別忘了六祖還有一句佛法不離世間覺,還有悲不棄世、智不墮世又和解?別說佛門,儒釋道三門乃至三門眾人,對出世入世各有見解,你怎能以偏概全?”
連知行呆了一下,飛快的說道:“除儒家入世之外,釋道均出世。道門老莊講無為自化,不是出世是什么?”
安寧的反應也非常快,“道德經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一經涵蓋家、鄉、國乃至于普天下。你能認為道門避世?”
連知行這一次沉思了好久,方才開口問,“既然入世,為何史書無文?”
安寧笑了下,“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所以,無文只能問史官手中的春秋之筆嘍!”
連知行聳了聳肩膀,無奈地搖頭道:“證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