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行!今天找你是談公事,咱還是公事公辦的好。私下叫你胡叔,我倒不介意。”
正好端茶過來的秘書,聽到這話也覺得沐正峰膽子真不小。可偏偏胡前進愣了下,也很認真的道:“好!就沖你這話,那我就聽聽,你這次找我究竟談啥公事。”
“有可能讓十村八寨脫貧致富的事,算是公事吧?在此之前,還給你送一張請帖,希望一周后,你能屈尊出席自強小學的開學儀式。這事,應該也算公事吧?”
“行!說實話,我也很想看看,這座學校究竟能辦的怎么樣。”
“或許你可以帶記者過去,也許開學那天,應該會讓你刮目相看。只是后期這種學校想復制,除了需要政府方面給予支持,也需要看陸老跟各鎮山民村寨的意愿。”
清楚給山民捐資助校的事,僅憑沐正峰一己之力,恐怕根本無法做到,滿足所有鎮一級山民村寨的意愿及要求。那怕他出錢把學校建起來,也不可能承擔剩余費用。
同樣了解這一點的胡前進,也很認同的道:“是啊!這種事,最終還要政府主導,但你這個做法,還是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到時,我會帶些人過去的。”
“那我就代學生師生,恭候縣尊大人大駕了。對了,這是我為已經通公路三個村寨,想到的致富點子。今年的話,打算先設兩戶嘗試一下,看看具體效果再說。”
將準備好的材料,從包里取出來遞給胡前進。看到這些致富點子,涉及大棚蔬菜種植、菇棚種植等項目,胡前進也覺得眼前一亮。
以至看完材料后,胡前進又繼續道:“你是想每村打造兩個示范戶?”
“是的!盡管興建大棚或菇棚,聽上去花費也就幾萬。可各村寨的情況,相信你也是知道的。很多山民,根本拿不出這筆錢。讓他們貸款,就算敢你們也未必敢放貸。
以其去勸說,還不如做出成績,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對政府而言,也能通過這種示范種植,做一些針對性的推廣。這點規模,我還是有信心把東西賣出去。”
“確實!就咱們百林及周邊各縣而言,反季節蔬菜大棚這個項目,還真的不多。你挑的兩種菇還有木耳,就算鮮貨賣不掉,還能做成干貨。
剩下唯一有點懸念的,或許就是草莓這種大棚水果。只是這些水果,運到州里或省里的大型超市,估計還是沒問題的。至少定山州,我還沒聽說有那里搞這個。”
“是的!正是因為,暫時還沒人搞這個,或者說還沒形成相應的規模,我才覺得有搞頭。只要走好第一步,建立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后期我們也能搶占市場。
這些種植項目,很適合山民村寨。地不多,人手卻不少。將有限的土地,用于從事附加值更高的種養殖項目。只要東西賣的出去,收入肯定比種地更高。”
聽著沐正峰說出的話,胡前進也覺得這種先行理念,也恰恰是很多人所欠缺的。做事之前,很多人都瞻前顧后。可唯獨眼前這個年青人,卻有一股闖勁。
這些種養殖項目,真能形成規模效應,那對百林縣而言,或許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做為民族自治縣,若山民都能脫貧致富,何愁縣里經濟發展不起來?
做為新任政務官,胡前進自然希望任期內能有所作為。現在沐正峰的計劃書,何嘗不是一個機會?而他要做的,無非就是給予些政策方面支持,他又怎么可能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