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包吃住,五百一月也不低了。”
“等大棚開始出菜,工資可以加到八百。要是收益好,年底發點獎金。要是他們肯學肯干,等明年擴大種植規模,他們也可以指導別人或者自己種,不是嗎?”
“嗯,我也是這樣想的!”
在蔬菜大棚這邊待了一會,沐正峰又騎車前往桐坪寨的菇棚。跟蔬菜大棚的情況差不多,這邊菇棚的構建也搭建完成,后續就是把保溫薄膜給蓋上去。
交待姨夫準備的松木,眼下都已經砍伐準備好。后續技術員,也會教他們如何制作菌種。不出意外的話,菇棚這邊出菇的速度,應該會比蔬菜大棚更快。
發現工地,也有一些打零工的寨民,沐正峰也沒多說什么,又直接趕往哈瑪村。跟種植香菇相比,種植木耳則需要相對溫潤的環境。
現在的氣溫,也不需要搭建專業的大棚。等他趕到這里時,看到負責這個項目的話事人,已經按技術員要求,砍來大小跟長短都極其一致的櫟樹還有樺樹。
剩下要做的,就是對這些段木進行消毒再打眼灌菌種。趁著這個機會,沐正峰也跟話事人道:“這個你放心種,只要種出來,應該不怕賣不出去。”
“找好買家了?”
“嗯!新鮮的木耳,可以送去鎮上或城里菜市場賣。要是產量高,也可以曬成干,我朋友也有渠道,只要質量過的去,價格還是不錯。所以,好好學好好種才最重要。”
聽到這話的話事人,隨即笑著道:“放心,我家的地,已經讓我弟幫忙種了。我們一家,都會多花時間在這里。說實話,我也想看看,種這個是不是比種地賺錢。”
“那肯定的!只要好好種,明年你也能到新村蓋新房。”
“那就好哦!說實話,要是種這個能賺錢,等今年我兒子兒媳回來,就不讓他們出去了。”
“別的不敢說,只要把這個木耳場管理好,你們一年收入,肯定比打工更賺錢。”
當初找人合作種植項目,其它村民都顯得有些擔憂。反倒是話事人,很主動接過這個差事。既然要選致富帶頭人,有誰比他這個話事人更合適呢?
而另一個種植草莓的項目,眼下同樣在搭建大棚。單單這幾個項目,就讓不少村寨的青壯,不用外出就能找到打零工的活。那怕工資不多,卻也有收入嘛!
確認工地這邊沒什么問題,縣里農技部門也很重視,派來了專業的技術指導員。做為主導這些項目的負責人,沐正峰反倒不需要過多操心。
而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打通縣里到州里的銷售運輸渠道,再拉一支車隊來才行。就他貸的那一百萬,買新車怕是買不了幾輛,先買些二手車過渡一下才是最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