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起斷斷續續地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到了1810年,伯爵夫人給拿破侖生了一個私生兒子盡管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皇帝的兒子,但是根據歐洲古老的傳統,他依舊被算作是瓦來夫斯基伯爵的合法子嗣,這個兒子自然也就使用了瓦來夫斯基的姓氏。
對于這位私生子,拿破侖皇帝倒是給了一些補償,他授予了這個孩子帝國伯爵的頭銜因為瓦來夫斯基伯爵已經有了長子了,所以這個私生子繼承不了爵位,還給了他一份年金財產,作為他未來生活和教育所用。
不過,這段露水姻緣也就到此結束了,也就是在1810年,急于讓自己擁有一個血統高貴的繼承人的拿破侖皇帝,先是和約瑟芬離婚,然后娶了哈布斯堡家族家族的路易莎公主。
而1811年,新的皇后陛下不負眾望,生下了拿破侖心心念念的合法繼承人也就是艾格隆。
從那時候起,為了避免讓路易莎皇后介意,皇帝陛下對伯爵夫人母子兩個幾乎不聞不問了。
不過他們的緣分也沒有就此結束,1814年,拿破侖第一次退位,被迫隱居到厄爾巴島;路易莎皇后就此拋棄了他,帶著兒子一起返回到了奧地利,而瓦來夫斯基伯爵夫人卻跑去厄爾巴島看望了落魄的拿破侖,這讓皇帝頗為感動。
在那次會面之后,兩個人從此再也沒有碰面過,1815年拿破侖殊死一搏,然后在滑鐵盧輸了個干凈,接著被流放到萬里之外的圣赫勒拿島,1821年暗然死去。而伯爵夫人則在1817年,死于再婚后的難產。
在拿破侖死的那一天,艾格隆喪父,但母親尚且健在;但皇帝和伯爵夫人的私生子,艾格隆理論上的“哥哥”,則成為了無父無母的孤兒。
這些年來,他究竟是怎么長大的又經歷了什么被幽閉在奧地利宮廷當中的艾格隆并不知情,直到逃出來了以后,才從自己的同黨們那里得到了一點信息。
亞歷山大瓦來夫斯基伯爵先是在波蘭長大,到了1824年他逃出了波蘭,然后偷偷地熘到了法國境內申請避難。
波旁王室對艾格隆如臨大敵,恨不得除之后快,但是對少年瓦來夫斯基伯爵卻并不怎么在乎,收容了他。
畢竟,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拿破侖皇帝的兒子,但一個私生子是沒有資格扛起波拿巴家族的旗幟的事實上,也沒有什么波拿巴分子跑去找他。
年輕的伯爵就這樣留在了巴黎,靠著拿破侖皇帝當年給的豐厚年金財產,過上了頗為優握的生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逐漸成長為一個風度翩翩的青年人。
以上,就是艾格隆所知道的全部信息了。
對于這位大了自己一歲多的“兄長”,艾格隆并沒有什么芥蒂,畢竟他對自己毫無威脅,更不可能擁有波拿巴家族的宣稱。在歷史上,艾格隆不幸早逝、拿破侖皇帝的合法子嗣斷絕之后,波拿巴家族的支持者們繼續擁戴的也不是他,而是身為拿破侖侄子的路易波拿巴可見歐洲的傳統是多么根深蒂固,連皇帝的血脈都戰勝不了。
在進入到法國境內之后,艾格隆也沒有多考慮這位“兄長”的事情,對他來說要忙的事情太多,一個私生子并沒有多少值得在意的地方。
他卻沒成想,這時候,這位兄長倒是自己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