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的眾多地標性建筑當中,圣母院尤為有名。
這座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教堂,被巴黎的母親河塞納河所環繞,它的修建始自于1163年,之后因為封建王國的財力物力有限,所以修得斷斷續續,直到1345年才算正式竣工,前后歷時接近兩百年。
雖然代價高昂,但它的藝術價值完全對得起它所經歷的時間,在接下來的歲月當中,它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也是整個歐洲最有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自從建成之后,它就一直是巴黎大主教的座堂,自然也就是整個巴黎天主教信仰的中心,接下來的好幾個世紀當中,圍繞著它發生了無數重大或者不重大的事件,見證了太多的輝煌以及太多的災難,也有數不清的大人物埋葬于它的地下墓穴當中。
近代現代的疾風暴雨橫掃了整個巴黎和法國,圣母院自然也難逃厄運。
在大革命期間,因為共和國對天主教持排斥態度,極力打壓教會,所以這座恢弘又精美的教堂成為了眾矢之的,教士們被殘殺或者驅逐,里面的器物也遭到了破壞和搶劫,明珠一度蒙塵。
不過,等到拿破侖皇帝上臺,一切又翻轉過來了,皇帝陛下和天主教會交好,他重新承認了天主教的國教地位,重建了法蘭西的教會體系,然后將圣母院也修繕一新。
他把圣母院重新還給了巴黎主教區,而后,他一改歷代法蘭西君主前往蘭斯加冕的傳統,把自己的加冕儀式也放在了巴黎圣母院當中。
那一天的慶典被一副名畫永載史冊在星光璀璨奢華莊重的典禮當中,目空一切的拿破侖皇帝從教皇手中奪過了皇冠自己戴在了頭上,然后又把皇后的皇冠親手放在了約瑟芬的頭上,他以這種方式向世人宣告,雖然他信仰天主教,但他不是宗教的仆人而是主人。
這一切就在圣母院當中堂皇演出著,而現如今,盛大的演出又將在圣母院當中重現,那位皇帝陛下的繼承者,將會把先帝的“傳統”忠實復刻,再度將他那個崩塌的帝國重新展露到世人的面前。
這勢必又將是一場恢弘的慶典,而這樣的慶典自然也需要龐大而且刻苦的準備工作。
從臨時政府控制局勢開始,政府就暗中派人開始保護并且修繕圣母院,用心自然也昭然若揭,而隨著典禮的臨近,大量宮廷的人員也頻繁出沒于圣母院當中,為典禮做著最后的準備。
就在這一天,安德烈達武和愛麗絲夫人一起漫步在了圣母院的主殿當中,他們一邊巡視著那些精美恢弘的拱頂和壁柱,一邊商量著接下來的典禮安排。
這兩個人,一個是宮廷的衛隊長,一個是書記官,他們都深受兩位陛下的信任和重用,而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宮廷一方的代表,在盛大的典禮召開之前,他們兩個人也必須來到圣母院當中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安保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但除了安保之外,慶典的排序座次同樣也是極為重要的問題。
在皇帝陛下和皇后陛下加冕的時候,誰有資格更近一些這不光是禮儀問題,更是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