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在他說完之后,軍官們齊聲向他應和。
艾格隆輕輕點了點頭,然后又睜開了眼睛。
是的,骰子已經擲下,剩下的就是看結果了。
就在這時候,一位衛兵走了進來,然后將一封信送到了艾格隆的手中。
即使沒有仔細看信的封面,艾格隆也知道一定是特蕾莎寫過來的。
——因為,原本按照規矩,在艾格隆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是不允許任何人打攪的,但是他特意規定,如果是特蕾莎寫的加急信件的話,可以破例。
這并不僅僅是對特蕾莎的尊重和優待,更主要的原因是,特蕾莎如今坐鎮在他的后方,是他收集信息最主要的來源,也掌握了他和全世界溝通的信息渠道,所以他必須和特蕾莎保持緊密聯系。
艾格隆拿過了信件然后展開來看,而這時候,所有人也知趣地沉默了下來。
他仔細地看著信件,信中依舊是特蕾莎那娟秀而又清晰的筆跡,一點也沒有為上次的事情生氣的痕跡。
不過這一次,信的篇幅非常簡短,主要內容也只有一件——
奧地利駐伊斯坦布爾的大使館,已經派來了一位官員,來到了邁索尼,并且即將和特蕾莎見面,溝通彼此的立場,而且他也有意同希臘獨立軍政府建立聯系。
雖然信件簡短,但是對艾格隆來說,這卻是一個讓他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他逃離了維也納之后,經過了一系列的輾轉騰挪之后,終于有一個歐洲大國愿意正眼打量他了!
而且恰好還是和他恩怨糾纏最深的奧地利……
這應該說是命運的巧合嗎?
不,仔細想來這也最符合邏輯——
歐洲列強當中,眼下最弱的是普魯士,但他們對所謂的近東利益漠不關心,而次弱的奧地利,卻因為自身地緣環境,而不得不關注巴爾干的局勢。
所以,在歐洲平衡即將被打破,俄羅斯大軍眼看就要涌向伊斯坦布爾的時候,最先沉不住氣,也自然會是他們。
不管怎么樣,既然奧地利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他自然要接住。
這也意味著他和梅特涅可能會暫時中止之前的敵對關系,重新和當年一樣“親密無間”。
梅特涅肯定不在乎這種關系轉換,因為他一直都是玩弄縱橫之術的老手;而作為他的好學生,艾格隆自然也更加不會在乎。
歐洲大陸上已經上演了無數次類似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朋友明天是仇敵,他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