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隆仔細一想,發現這建議還真是挺有道理的。
把海黛改宗東正教,一來贏得俄羅斯和希臘的好感;二來也會讓海黛和帕夏家族原本的***支持者們劃清界限,讓她更加孤立無援,只能依賴自己的支持。
向沙皇寫信輸誠并不會帶來什么風險,反正到時候海黛掌控在他的手里,想要怎么擺布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不錯,就這么辦!
“謝謝您的建議,我會聽取的——”于是,他笑著點頭答應。“馮-邁爾霍芬先生,您果然是一位優秀的外交官,我認為您未來必定大有前途。”
“您的才能遠在我之上。”馮-邁爾霍芬同樣滿面笑容,謙遜地回答。
就在兩個人談笑之間,一個小女孩的命運就此被決定了,一個未來小國的命運也同樣被決定了。
這個年代弱肉強食的世界秩序就是如此,大國可以肆意決定小國的未來,甚至都不需要詢問他們的意見。
談笑風生當中,艾格隆對馮-邁爾霍芬先生的印象也變得特別好了。
他看得出來,無論是剛才的規勸,還是現在的補充建議,都是他出于善意、站在自己立場的角度上提供建議的,至少在此時此刻,這位奧地利外交官確實算是“自己人”。
當然,這種善意不是施舍而來的,而是他用自己搶到的資本換來的。
這是第一個對他表達善意的大國,他的征途還有很遠。
“先生,為了實現我的這個計劃,我還有求于您。”艾格隆突然說。
“您是指什么?”馮-邁爾霍芬反問。
“我會指派一位我信任的部下跟隨您回到伊斯坦布爾——”艾格隆笑著回答,“請您和大使先生協助他把那位海黛小姐帶回來吧。”
“我倒是沒想到您還有這一手——”馮-邁爾霍芬略微有些愕然,然后無奈地嘆了口氣。“好的,殿下,我們在能夠辦到的情況下,是樂意為您提供便利的——但是,請您務必記得您需要做什么。”
“我永遠記得。”艾格隆莊嚴地回復了他,然后向他伸出了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