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石田還可以將分散在出羽國各地的新軍士兵召集過來增強自身的實力。
至少現在的石田大隊長是這么想的。
他的隊伍在明治天皇的新軍中屬于第二序列,也就是所謂的地方衛戍部隊,因此火炮和手搖式加特林機槍等重武器是一件都沒有。
現在的明治新軍是非常窮的,從單兵武器還停留在老式燧發槍就能看出來。
石田大隊撤退的速度非常快,吳司寅這面又全是步兵,象征性的追擊開了幾槍后就退了回來。
至于被留下來的重傷員,自然全都進行‘人道主義處理’,減除他們的痛苦。
吳司寅看著已經沒了蹤影的霓虹國新軍跑路方向,有些惋惜的嘆了口氣,10神秀點只有一點用來招募獵兵,就是因為吳司寅想要先在實戰中看一看獵兵的作戰效果如何。
畢竟同等價格下獵兵一隊比燧發槍列兵少兩個人,若是獵兵的作戰效果與燧發槍列兵差距不大,吳司寅自然還要以招募燧發槍列兵為主。
兩個人的差距看似不大,但這只是一隊,如果基數放大到10隊差距就是20人,百隊就是200人!
無論是燧發槍列兵還是獵兵明顯都是低級兵種,肯定要以數量取勝,大批量的招募人數差距會被無限放大。
至少目前來看,吳司寅覺得燧發槍列兵還是很好用的。
之前的戰斗中,駐守縣治衙門的燧發槍列兵不光成功以少勝多守住了縣治衙門,還僅僅陣亡了35人。
要知道,地面上躺著的新軍士兵尸體都近百了!
這些信息自然是駐守縣治衙門向吳司寅匯報的,他們雖然沒有自我意識,但確實一個合格的士兵,每一次戰斗結束都會主動向吳司寅匯報。
并且每一隊招募出來,都會有一個士兵擔任隊長職務,隊長死后就會有一名新的士兵頂替隊長,若是數個隊互相配合作戰,他們會自動從眾多隊長中選出來一個臨時指揮官。
當然,無論是隊長還是臨時指揮官,主要的職責都是下達統一作戰的指令,而不是說他們真的具備多么高的戰術水準。
這些隊長和臨時指揮官的指揮水平十分呆板,而且特別‘莽’。
說白了就是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敵人,都會選擇正面硬鋼,什么伏擊戰和戰略轉進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
這也是縣治正門被炸毀后,燧發槍列兵第一時間沖出來正面打排槍的原因。
戰爭傀儡的作戰思維只有一個,不惜一切代價完成宿主交待的作戰任務。
在燧發槍列兵清掃戰場的時候,吳司寅突然想起什么一般拉開了個人面板。
果不其然,上面又悄無聲息的增加了5神秀點。
“哈哈,果然如我所料,造反和戰爭才是最快速增加神秀點的方式,沒有什么事情比戰爭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了!”
吳司寅知道,這種發生在縣治衙門的戰斗,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整個秋田縣,這么激烈的槍聲整個縣城都聽的清清楚楚,敗退的霓虹國新軍也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掩蓋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