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峰相對高度
150米以上
起伏程度
相對起伏大于200米、坡度比較陡
佛教四大名山
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
更多
山的分類
按山體高度,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認為“高山”指山岳主峰的相對高度超過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對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對高度在150米至350米,如主峰相對高度低于150米,就難于形成山岳景觀,只能稱為丘陵崗地了;如圖所示,這是黃山,可稱為高山。
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山、侵蝕山和堆積山。
基本釋義
名詞
?
(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說文》
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
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禮記·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處于室堂。——《荀子·賦》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旅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靄(山上的云氣);山靈(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巖(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釘(小山包);山頭(綠林好漢占據的山寨;墳地;山墻);山長(科舉時代的書院主講及總領院務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觀(山中道觀);山關(依山而建的城堡)
(2)形狀像山的東西[anythingintheshapeofamountain]
刃樹劍山。——《南齊書·高逸傳倫》
又如:冰山;鰲山;山枕(枕頭。古代枕頭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山棚(結彩的牌樓;比武臺,戲臺);山家(佛寺)
(3)特指“五岳”[theFivemountains]
奠高山大川。——《書·禹貢》。孔傳:“高山,五岳。大川,四瀆。”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縮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東的別稱)
(4)山墻[gablewall]
如:山架(把幾層木板鑲嵌在墻里的架子)
(5)指酒肆的樓上[storeyofabar]
酒閣名曰廳院,若樓上則又或名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類。牌額寫過山,非特有山,謂酒力高遠也。——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
(6)山中。指隱居之處[hermitage]
如:山谷臣(隱士的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