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討教,讓空慧心力憔悴,巴不得陳守墨趕緊離開,又怎么會挽留?
陳守墨離開少林之后,沒有立刻起身趕往符箓三宗,而是在山下縣城找了一個客棧,讓人準備筆墨紙硯,將從空慧處得來的感悟,盡數付諸筆墨。
然后裝進一個信封中,將其交給了一名跟隨他下山的弟子,道:“武謙之,信中記載著很重要的東西,你一定要盡快趕回武夷山,將其交給紫霄真人,明白了嗎?”
武謙之是武夷宮知客執事,武都賀的侄子。武都賀身為武夷宮的八大執事之一,位高權重,是有資格接觸丹鼎派核心傳承的。
武謙之身為武都賀的侄子,在丹鼎派自然擁有遠大的前程,所以他對丹鼎派的忠心是不用懷疑的。所以,陳守墨才放心將記載秘法的信封交給他。
見陳守墨一臉嚴肅的交代自己,武謙之立刻保證到,“紫雷真人放心,我一定日夜兼程,盡快趕回武夷山!不讓真人的事情耽誤。”
陳守墨見他對自己的吩咐上心,點頭道:“好!一會你下樓吃完飯就往回趕吧!”
“尊真人法旨。”
武謙之吃完飯,就其上駿馬離開了。而陳守墨則領著另一個人,繼續上路朝龍虎山進發。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武謙之與陳守墨分路的消息,早就通過各種渠道傳了出去。
自金輪法王死后,金剛宗就將心思放在了尋找轉世靈童身上,從而錯過了丹鼎派的開派大殿,沒有得到點魂引魄之法。
智海知道此事之后,不禁扼腕嘆息,道:“悔不當初沒有答應忽必烈的邀請,一起上武夷山逼宮,不然金剛宗又怎么會向布達拉宮如此低聲下氣的求取秘法,還被拒之門外!”
當時,布達拉宮竟然開口讓金剛宗拿一卷精神秘法來交換,智海認為他們這是趁火打劫。不過為了宗門傳承不被時代淘汰,金剛宗同意了交換,但是交換了秘法之后,上師卻遲遲不能做出突破。
這讓智海非常氣憤,認為布達拉宮沒有誠意給的秘法存在殘缺。所以在上布達拉宮鬧了一回之后,知道鹿清篤給與活佛的秘法,本就是殘缺不全的。
這門秘法確實是給出了突破先天的方法,但是卻沒有具體的步驟,需要他們根據自身傳承將其補全之后,才能做出突破。
明白了這些,智海就打消了從布達拉宮得到完整秘法的念頭,而是就全部心思聚集到了丹鼎派。三魂七魄成神道,這門秘法的大名智海早就如雷貫耳,恨不能一觀。
此時知道了武謙之離開了陳守墨,似乎是要將什么東西帶回武夷山的消息,就興奮道說道:“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監視丹鼎派重要人物,終于讓我等到了這個機會。”
陳守墨身為先天境界的人物,精神靈感敏銳至極。想要監視這種人,就不能對其直接跟蹤監視,他的一切消息都只能從側面打聽。如此一來,想要保持效率就必須花費大量銀錢。
“丹鼎派此時風頭正盛,如果武力奪取,就算是手腳干凈,也會給金剛宗招來麻煩。所以,此事還得智取,那么就只好使用一些江湖下三濫的手段了。”智海冷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