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一層心理關隘,鹿清篤神魂大放光明,其靈根生長,其中符箓變幻,抓取靈氣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朝顯形境界邁入了堅實的一步。
鹿清篤修為又有進境,心中喜悅,就走到村正和衙役面前,道:“這位宿老,貧道打擾了。”
村正連忙回禮,道:“老朽見過道長。”然后問道:“不知道長有何要事?”
鹿清篤面帶微笑,道:“貧道是武夷山上清修的道士,見這里有一些爭執,特地前來看看是什么回事。不是這位宿老,可否為我解惑?”
村正聽到鹿清篤是武夷山的道士,頓時面露喜色,心道:“這位道長雖然面容奇怪,但是氣質縹緲和諧,應當是一位有道真修。”
“我何不響起訴訴苦,說不得就能解決眼下這宗難題。”當下就殷勤的向鹿清篤解釋起來。
而一旁的衙役,原本對村正的辦事效率感到不滿,正準備對其施壓,讓其趕快將應征勞役的勞力挑選出來。好讓自己前去下一個村子落實朝廷的命令。
但是再聽到鹿清篤自稱自己是武夷山上的道士時,其面容上的不耐之色頓時就消失不見,轉而露出討好的神色。不時的應喝一聲,算是對村正所說查缺補漏。
鹿清篤心中知道此事究竟是為那般,他因觀望此事修為有了一絲進步,聽取村正講解不過是為幫村正解決此事找一個由頭罷了。
細細聽完村正的講解,鹿清篤說道:“身為大宋子民,應召朝廷徭役本是應該,但是念你們受了雪災,貧道可為你們免除這次徭役。”
“謝謝道長大恩!老朽愿意將全村的土地都交給武夷山,成為武夷山的佃戶。”那老村正如此說道。
鹿清篤沒有拒接,因為這是現在出家人幫人免除徭役的必要程序,律法規定,受朝廷正是冊封的寺廟道觀,其佃戶可以免除徭役,專心供養出家人修行。
一旁的衙役聽到鹿清篤愿意接受這個村子的人成為武夷山的佃戶,上前躬身行禮,先說了一句“道長慈悲!”
然后小心翼翼的問道:“還請道長賜下道碟,小的也好回去交差。”
鹿清篤身上就帶了一柄長劍外,就沒有了其他東西了,自然拿不出道碟。他渾身翻找了一下,只好將身上的長劍交給衙役,道:“道碟貧道沒有帶在身上,你將這柄劍拿回去,當能交差。”
對于武林修煉人士來說,隨身兵器比什么名帖、道碟更能代表其身份,所以那衙役也不遲疑,恭敬的接過長劍,道:“得罪了!待我交差之后,一定來武夷山返還,還請道長賜下名號。”
鹿清篤擺手道:“不用了,你持劍上武夷山,自然有人將長劍歸還與我。”說完,對村正地啊你點頭,就運起身法,一步十丈,朝武夷山方向走去。
那名衙役,見鹿清篤如此做派,心中嘆了口氣,對村正說道:“你這老倌,倒是好運道,能攀上這等高人。”
然后,手持著鹿清篤的長劍就朝縣城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