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天氣轉暖,對于大宋百姓來說,這個寒冷難捱的冬季終于過去了。可春耕的到來,又讓他們愁白了頭發。
由于去年冬季太過寒冷,為了不被凍死,張老漢一家五口不得不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稠飯,讓身體有足夠的熱量來抵御寒冷。
可如此一來,一家人雖然躲過這個漫長的冬季,但是留給來年春耕的種子也被吃完了。如今到了春耕時機,卻是無種可種。
《荀子·王制》記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不失者,故五谷不絕。”在農耕文明之中,農民缺失四時之一會餓肚子,缺失四時之二會被餓死。
而像張老漢一家,冬天藏種已經沒有了,那么再錯過春耕,他們一家遲早會被餓死。而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孤例,而是在整個大宋都很普遍。
張老漢蹲坐在自家門口,緊了緊自己的破襖,當住了早上還有寒意的春風。他愁眉苦臉的嘆了一口氣,道:“事到如今,只能去向鎮上的鄉紳借貸了。”
他招呼一聲,讓自己兩個兒子拉了一輛平板貨車就朝鎮上去了。一路上張老漢發現,前去鎮上借糧的人不少,張羅漢臉上重新有了一些愁容。
一旁拉車的大兒子看出了自家老爹有些不對勁,于是開口問道。“爹,你怎么了。”
“我們快些走,我怕晚一些就借到不到糧種了。”張老漢催促著自己的大兒子。
大兒子一怔,然后猛然明白了老爹愁緒何來,他也不吭聲,只是腳下明顯加快了幾分。后面推車的兒子也聽到自家兄長和老爹的對話,他也是個知道輕重的,也不再吝嗇力氣,推車的手臂也明顯加上幾分力道。
老天爺好像并沒有眷顧張老漢一家,當他們來到鎮上鄉紳家宅的時候,被告知今年的糧種已經全部借完了,讓他們到別家去借。
“沒有種子,耽誤了春耕,我們一家會被餓死的,管事你行行好,就借一點種子給我吧!”張老漢拽著來人的衣袖苦苦哀求。
管事使勁將衣袖從張老漢手中抽出來,面容冷淡的說道:“府里的存糧確實已經借完了,我就是再可憐你一家也是無能為力。而且,不光是你一家借不到糧,自你們往后來張府的都是借不到糧的。”
聽到管事這樣的回答,張老漢雙膝一軟,就跪倒在張府門前,口中低聲哭訴道:“這可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啊?”
不光是張老漢崩潰了,身后還有十幾家人也都崩潰了,他們雙目無神,宛如行尸走肉一般癱倒在地,失聲痛哭。
管事見張老漢一眾人等全部在張府門前哭訴,實在是有失體統,于是大聲說道:“你們與其在這里哭訴,還不如去縣衙看一看能否借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