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司馬天在《史記·封禪書》云:“此泰山上筑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祭天大典的禮儀,古已有之,自有禮部負責。具體的流程,有大臣上奏,祥瑞降臨,下召封禪,啟程東行,戒齋沐浴,柴祭望祭,升壇祭天,祭祖三獻,玉牒石檢,立碑刻石。鹿清篤對此并沒有什么異議。
皇帝的儀仗抵達泰山腳下之后,其他隨行官員開始準備祭天物資,趙昀則開始戒葷食素,沐浴更衣。
朝廷一方緊鑼密鼓的準備上山事宜,鹿清篤也沒有閑著。他在一名禮部官員的陪同下,來到祭天祭壇之上,準備柴祭望祭事宜。古人認為,煙霧升天,可與天神相同,傳達祭祀者的敬意。所以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此時,鹿清篤衣袖拂過,祭壇之上就出現了大量的紙質符錢,這些符錢被堆成一座小山,然后被點燃。此次符錢投入,比之前攪動虛空之時更甚,當它們被點燃之后,一道丈許青煙出現,勁風吹之不搖不動,筆直的沖向天際。
巨量的香火,啟動了祭壇上的禁制,上方還沒有恢復的虛空,再一次被破開,露出混沌一片的深層虛空。然后鹿清篤神魂進駐玄關一竅,運轉造化,向祭壇上打入道道法決,搜尋散落在天下各地祭壇,啟動煉天大陣。
“吒”一道開天之音響徹,形質未分,混沌一片的虛空深處,清輕者上升為天,濁重著下降為地。
隨著時間流逝,一座法界被開辟而出,這座法界以祭壇為跟基,連接天下。將天下各地的祭壇中的香火,匯聚到一處。
在鹿清篤點燃符錢之后,在山腳下等待的趙昀,就開始帶領百官登山,他手持一枚青色玉牌,一步一步的沿著五色土筑成的祭壇,向上攀登。沿階而上的同時,還伴有儀仗隨行,演奏莊重肅穆的音樂。
而前來觀禮之人,卻被留在了山腳下為他們修建觀禮臺,觀看一眾道官在禮部官員指導下,組織百姓百姓舉行祭禮,為典禮的舉行,提供香火愿力。
趙昀身穿冕服,繡十二紋章,手持玉牌,來到祭壇之上的時候,虛空中的法界,正好開辟完畢。
法界開辟,大宋上億黎民所提供的巨量香火匯聚在一處,讓法界抵御著虛空風暴的侵襲,讓法界能長久存在。
雖說如此,但是情況并不樂觀,鹿清篤發現,為了維持法界的存在,香火愿力的消耗太快了,他眉頭緊皺,擔心香火之力消耗太多,一會兒催動昆侖鏡之時,不能將神格送入天心意識。
然后,他出手了。突然,鹿清篤眉心開始大放光明,那光明深入虛空,幫助法界抵御著越來越強盛的虛空風暴。永恒之眸被運轉到極致,以鹿清篤現在的功力,也大感吃不消。
所以,在趙昀終于登臨祭壇之上時,鹿清篤傳音,“陛下,情況緊急,趕快宣讀祭文吧!”然后鹿清篤就將昆侖鏡與命運系上位神格,丟到了虛空法界之中。
昆侖鏡被鹿清篤祭煉多年,現在又有億萬黎民的香火信仰之力支持,一被激活,就開始展露神威。
汪洋一般的香火被燃燒,昆侖鏡發出一道空冥神光,裹挾著命運系神格射向虛空深處,很快就突破法界,向著主持天地運轉的冥冥之處潛行。
外界天地,在鹿清篤祭獻神格之時,天空突然風云突變,電閃雷鳴,將天上的太陽遮蔽,這是世界規則被擾亂,所引發的異象。
觀禮臺上,西藏活佛的修為最深,他從天空的異象中感到了深深的毀滅氣息,他驀然轉頭,看向泰山祭壇方向,心道:“那里究竟在做什么,為什么我感覺世界在哀嚎,在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