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感知延伸(2米)、自動改造、自動修復
……
能力:執行部分指令,可被召喚參加戰斗;可通過吞噬靈能物質成長并幫助靈船充能。
備注:鱗甲魔蟲是一種生活在異界的底層昆蟲類生物,能快速飛行。成年期的鱗甲魔蟲兇殘嗜血特性,擁有較強的咬合攻擊力以及一定的防御;幼生的鱗甲魔蟲,只是鳥兒的食物。”
好弱雞的感覺!
不過,原來靈船的感知力和自動改造、自動修復是通過船靈來實現的,被列為船靈的技能。
鄭洋一陣風似的跑到碼頭,跳上靈船很興奮的到處撫摩。在接觸靈船時,他的感受更加直觀,大概明悟船靈的作用和自動改造能力的意思,所以他更激動了。
之前他改造靈船還要親自動手,先把部件安裝上去,該釘的釘該修的修,起碼要弄個大致輪廓,最后控制法陣活化新部件時才能自動優化形狀和銜接工藝。
現在船靈覺醒后的自動改造能力,卻是只需要鄭洋在結構圖上設定好方案,靈船就能自動按照優化后的方案列出所需材料清單,等鄭洋把材料堆到靈船上,下達一個指令,靈船就能激活法陣,自動按照設定的方案在一定時間后完成改造。
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消耗靈能,就像靈船上有個智能機器人在執行指令操控改造一樣。
神奇的是鄭洋只需要設計個大概結構,靈船自己就能優化方案,避免外行造破船的尷尬。
而自動修復就不用說了,法陣覆蓋范圍內船體受損后,能消耗靈能在一定時間里自動修復。
再看船靈的能力,第一個能執行部分指令,鄭洋也大概明悟,是指消耗靈能通過轉動絞盤升帆或收帆、調整船帆的角度、控舵,以及放錨和收錨等,這些操作其實都是消耗靈能運行法陣來完成,省去鄭洋手動操作工夫。
不過目前的裝置太簡陋,鄭洋仍需要手動控制!
“還有召喚!”
鄭洋默念一下,一只黑色的甲蟲出現在船頭。本來人頭那么大的家伙,現在只剩下拇指那么點,縮水非常嚴重。
看著這只蟬兒般的蟲子,鄭洋沉默了。
這么個小不點,召喚出來參加戰斗?難怪攻擊力被標注為弱,連戰五渣都不如!
鄭洋跳上岸,在沙灘上挖出來一條沙蟲,以心念指揮船靈戰斗。接著就看見魔蟲飛撲上去,一口叼起沙蟲的頭部就往肚子里吞。
兩個呼吸的時間,整條沙蟲被船靈吃干抹凈,連沙子都不吐。甚至,它還傳遞給鄭洋一點點喜悅的感受。
鄭洋又下達了讓船靈自己狩獵沙蟲或者蟲子的指令,可惜這貨好像智力太低理解不了,或者一條沙蟲就已經讓它吃飽,傻愣著沒有動靜。
鄭洋又挖了一條沙蟲命令它攻擊,然后它又把沙蟲吃掉。
鄭洋看明白了,這貨要當大爺,送到嘴邊才吃!考慮到這小東西的作用主要還體現在靈船的自動改造上,鄭洋決定養了。
研究得差不多,鄭洋開始設計靈船的下一次改造方案。他激活靈船信息界面,在結構圖上用心念控制其擴大、加長、加深吃水、加裝甲板、加載船艙、發動機、家具……
然后界面旁邊同步列出了一份長長的材料加部件的清單:木材、鋼鐵、樹膠、各種塑膠、纜繩、帆布、發動機……最后靈能需求3000……
鄭洋又明白了一些東西。
改造過程中越是提供現成部件,比如與設計方案相差不多的柜子、凳子,改造起來越容易,消耗的靈能越少。而像發動機、電視機這種,更是必須現成的,靈船可以利用法陣把東西連成一體并優化銜接工藝,但無法直接用材料幫他制造出來這些復雜的產品。
自動改造能力,好像僅限于靈船的結構和一體化設施這類基礎的改造。當然是否活化家具這些物品,選擇權在鄭洋,只要他的靈能夠多。
然后最關鍵的來了:一次性消耗3000點靈能,這說明什么?
說明靈能儲備的上限是可以遠遠超過100的。那為什么鄭洋的靈船,靈能儲備的上限只有100?他看向“一級靈船”和“靈能核心”這兩個信息,再想到“進化之船”的概念,猜測可能就是這兩個方面限制了靈能儲備的上限。
靈船需要進化,提升等級。
然后鄭洋又想到為什么自己的靈船一晚上就充滿靈能,而別人才充20%。因為自己的靈能儲備上限太低,充滿了也就100點,而別人的20%卻有可能是幾千點。
有了這些理解,鄭洋放棄了一步到位的想法,修修補補,最后定下一個只要100靈能消耗就能完成的、并且自己短期內能提供材料的初步改造方案。這還是考慮了在月夜里改造有月光補充的因素。
這個方案很簡單,就是擴大靈船的體型、裝甲板,就著龍骨架分隔出儲物暗倉、淡水箱和魚倉等,先保證靈船能真正扯滿帳出海釣個魚吧。
“船上備用的這幾塊舊船板不夠,要繼續找材料。小島背面有一艘沉船,應該能撈出來一些重新利用。還可以自己上山鋸一些,不過原生的木頭應用起來消耗靈能更多,最好能鋸成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