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陣的神秘力量下,一切進行得無比魔幻。并且在改造過程中,船上的物品都被法陣的力量固定,不會掉進海里。
差不多一個小時后,改造完成,靈船大變樣。
船頭不再是尖的了,是2米的寬首平頭。
鄭洋從那條雙頭毒蟒得到的靈感,設計的船頭就是雙頭龍的造型——兩邊的船首木,是龍頭的木雕形象,往下延伸到吃水線上方時,交匯合一,成為V型的船底龍脊,昂首載著船體劈波斬浪。
甲板上的船艙主體每層高2.5米寬4米,留出了前甲板4米活動區和船尾陽臺1米垂釣區,兩側不留船舷過道。
船艙里,首層前面的大約6×4米區域是客廳,有原木沙發和臺幾,還有個小吧臺。吧臺后是樓梯通往二樓走廊,樓梯后邊到船尾陽臺的區域是洗漱間,對面是開放式廚房。
二樓分隔了前中后三間,前面是駕駛室,中間是鄭洋的臥室,后間是客房。左側有一米寬的走廊,連接駕駛室的門口直到船尾。
除了一些計劃中的家電還沒到位,整條船已經滿足拎包入住的標準。
鄭洋整理一下物品的排放,在樓梯口位置掀起一塊甲板,露出下方的梯子。他摁了下旁邊的開關,底艙有燈光亮起,然后順著梯子爬了下去。
底艙是密密的龍骨結構。
還有許多滑輪組、電機、連桿、管線等,不過這些都分布在角落或者邊緣,連同電池組和船尾的牽引機、掛槳機、淡水箱、船頭的船錨和帆倉、魚倉等等,都被鄭洋封閉起來。他現在進來體驗的,是特意留出來作為倉庫使用的、相對方正的空間,必須拱著腰行動。
體驗了一會,鄭洋爬出底艙,閃身出現在船艙的樓頂之上。
樓頂鋪著原來的太陽能電池板。
前后兩根桅桿,直達船底與龍骨結構相連,它們超出樓頂高度的部分就有10米長。
兩根桅桿都配備了巨大的三角帆,加上船首帆,它們不但能提供風力驅動,還全部被靈帆子陣覆蓋,能收集和轉化雷電靈能。
“這次一步到位改造完,法陣的覆蓋力又差不多用盡了,大概還可以再覆蓋幾組蓄電池和幾件家電。”
“下次再要擴大船體,得進化到三級靈船才行!”
鄭洋細細感知一番靈船的情況,然后閃身出現在駕駛室里。
有了傳送法咒,他能隨意出現在靈船法陣所及的任何地方。
這時的靈能儲備還有一百多點,鄭洋用靈能驅動船只離開岸邊,然后升起船帆返航。
只要不遇上太大的風暴,以靈船如今的體型已經足夠進行環球遠洋了。
“海面上的雷電能量很豐富,光是兩面三角帆收集和轉化,就能維持目前用靈能驅動的消耗,雷電法紋已經不掠奪電池里的電量。”
“不過,還是要加裝三組蓄電池,擴大太陽能電池板的面積,以備突然需要大量消耗靈能時有充足的后備供應。而且以后添加衛星電視、無線電通訊、音響、洗衣機、冰柜等電器,甚至在底艙建一座小型冷庫,用電量也會劇增。”
鄭洋站在寬闊明亮的駕駛室,看著前方的海面,一邊想著怎么賺錢。
現在的駕駛室可不是之前在沙發床頭那樣的簡單操控臺,左右4米、前后2米的幅度,中間是半人高的舵盤和許多按鈕。一圈的大玻璃窗,視野開闊,空間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