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番操作,已經有點兒解析法印的味道。沒有從干尸怪那里獲得的那點關于神秘語的理解為基礎,鄭洋是絕對無法做到這一步的。
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以那兩個認識的咒文為參考,鄭洋又找出了十幾個咒文,通過它們在力場變化中的表現大致猜測到其意義,并且這個數量還在繼續增加。
不知過了幾個小時,隨著鄭洋對無形之手法印的理解深入到一個程度,它突然自動浮現,自動激活,光芒大放。許多咒文和法紋開始分拆重組,凝煉成另一個新的法印。
太意外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無形之手的法印,竟然率先突破到了中級!
憑借那么一丁點對于神秘語的了解,鄭洋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許多感悟,明白了許多咒文和法紋的意義,對于神秘語的理解猛漲了一截。
鄭洋突然感覺輕松了起來,對于荊棘力場的構建技巧有了全新的理解。他臨摹那些從無形之手法印中掌握的咒文,配合震蕩的效果不斷試驗。
進展非常驚人,鄭洋能夠在震蕩出靈能時控制它們凝練成一束束,按照自己的意愿編織成一個荊棘環一樣的環狀。
除了“根莖”作為持續輸出靈能的通道之外,環中其余大部分靈能束形成一個閉合的回路,使得靈能離體后在回路中循環往復地流動,減耗的效果比浪頭倒卷的方式高明了不知多少。
這一切,全靠那些咒文發揮的作用達成。
而且這個環狀的荊棘力場還不是最終形態,等鄭洋更加熟練后,他打算把這個荊棘力場構建成球狀。
在持續震蕩出這個荊棘力場時,鄭洋還要控制它的表面突出去無數尖刺,同時激活燃燒和雷擊兩個法印的效果疊加上去。
他幾乎是通過震蕩靈能的方式,把識海里的荊棘環完整地具現到體外。這才是,最符合他的力量本源的防護力場。
隨著鄭洋不斷試驗,他的技巧越來越嫻熟,荊棘力場也越來越豐滿完善。
令人驚喜的是,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隨著力場的效果越來越成熟,以那些借鑒而來的咒文為基礎衍生出了大量新的咒文。
這些咒文中,又有許多是在荊棘燃燒法印和雷擊法印里出現過的,它們以法紋為紐帶相互組合,隨著力場的完善而完善。
這是要直接凝煉出法印的節奏!
當鄭洋終于在震蕩出一個力場,并且僅以不多的靈能輸出,就能維持力場的所有預定效果都穩定存在時,所有咒文和法紋徹底凝煉,化作一個法印寫入荊棘環上。
“這個防護力場的法印,就叫做——荊棘守護!”
鄭洋欣喜地反復激活這個新法印來驗證效果。
這是鄭洋的第五個法印,二級超凡境界的荊棘環,再次被寫滿了空間。
“這次研究收獲巨大,尤其是關于神秘語的理解,終生受用。下一步像解析無形之手那樣分析荊棘燃燒法印和雷擊法印,很快就能把它們突破到中級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