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廠的工人拖出來幾門禮炮,轟轟轟的搗鼓了三輪,充滿了儀式感。據加利夫介紹,這些禮炮是用來慶祝新船下水的,今天也拿出來用了。
禮炮過后,兩條帆船揚帆起航,一前一后慢慢離開海岸。加利夫的戰艦在前,鄭洋的船在后,雙方相距約二百米。
戰艦的吃水較深,速度真的不敢恭維,這會只有區區9節。加利夫還通過無線電對講系統問鄭洋的船能不能跟上,因為他看到樓船仍在用橫帆。
這時候應該用三角帆才對。
一定是給帆船安裝了推進器!
加利夫這么想。
對講機里,鄭洋對加利夫說道:“你全速前進就行,我能跟上!”
等出了比斯開灣回到大西洋,洋流加上順風,速度自然會上去。到時,鄭洋再施展御風能力,能讓兩條帆船都達到20節以上。
他們的目的地坐標在非洲赤道一帶的西海岸,過了直布羅陀海峽再沿著非洲海岸線南行,然后東行進入幾內亞灣,抵達剛果一帶。
為了照顧圣瑪麗號的速度,按照鄭洋的預計,晝行夜宿,這段行程至少需要二十天以上。而如果靈船全速航行,日夜兼程之下,兩天就能跑完。
“習慣了快速度,現在這種慢悠悠的樣子真有點不適應!”
鄭洋嘆息一聲,感知一下船上其他人的狀態,發現她們比自己更能適應這種休閑。
她們不像鄭洋掌握了一些神秘語,精修法印需要大量時間反復練習,琢磨一點點的進步。這種看似平靜無聊的狀態,她們修煉起來反而更加專心。
安靜的自然環境,再次突顯出帆船的優勢。
艾麗瑪在自己的房間陽臺上、以及門外走廊等公共區域栽種了些珍稀藥材盆景,鄭洋也幫忙用法陣固定住,給樓船上添加了很多生氣。
不過以后要潛水時,倒是個麻煩事。
傍晚,兩條帆船并排拋錨在岸邊過夜,兩邊的人來往活動,并不顯得生分……
兩天之后,兩條帆船才駛出比斯開灣,在科魯尼亞港停泊過夜。
加利夫那一幫公子哥和小姐姐們不像鄭洋他們那么宅,人家一靠岸就撒歡兒搞節目,他們去找當地的知名小吃、看當地的特色表演、買當地的特色紀念品、泡當地的酒吧……
鄭洋一家大小跟著玩了一晚,當場表示嘆服。
“以后我們也要這么玩!”鄭洋也是向往享受生活的人,這輩子有了條件,自然不想再苦哈哈的過日子。
當然探險的本職工作也不能放棄,他已經從剛開始的謹小慎微,慢慢喜歡上那種直面詭異的刺激。
又一夜過去,兩條帆船進入大西洋,船速陡然提**到23節上下。
如此又日行夜宿兩天過去,他們才橫跨直布羅陀海峽口部,抵達摩洛哥的拉巴特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