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言,“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沈秋山這個開場不算驚艷,但給人的感覺卻是非常穩,包袱抖的也比較自然。
在臺下觀看彩排的一眾嘉賓們也都比較意外,他們本以為沈秋山過來就是走個過場,節目指不定多尷尬呢,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的不錯。
沈秋山這段相聲中加入了許多另外一個時空的包袱,這些包袱在這都沒有出現過,所以,眾人聽起來也就非常新鮮,笑果自然也出乎預料的好,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把現場其它幾組嘉賓以及工作人員都笑的前仰后合。
結束彩排,沈秋山與吳鋼鞠躬下臺。
“沈導,吳老師,二位的配合真是太默契了,這節目真棒!”
洪鎮濤滿面笑容的迎了上來,由衷地稱贊。
“都是師哥捧得好。”
沈秋山輕輕一笑,他說的倒是實話,相聲界有句老話“三分逗、七分捧”,對口相聲畢竟是兩個人的活,非常看配合,逗哏包袱設置的再好也要看捧哏拆包袱的功力,好的捧哏演員能把包袱拆“炸了”,甚至是原本不是包袱的地方都讓他拆的特別好玩,這就是功夫。
而吳鋼在拆包袱這方面做的就特別好,其實,這段相聲他和沈秋山也就是練了大半天,還包括對詞改本子的時間在內,而剛剛在舞臺上,兩人呈現的狀態卻非常默契,就好像是多年的老搭檔。
“我預測一下,沈導和吳老師這次一定能踢館成功。”
“我覺得也是,看來我們之中有人要被淘汰了。”
沈秋山回到座位,鄰近的幾名嘉賓紛紛出言夸贊,而坐在另外一端的張坤則是繃著臉,一言不發,沈秋山和吳鋼的節目笑果的確出乎了他的意料,不過,在他心中還是認為自己的節目更好一些,但其它人的態度卻讓他比較生氣,明明他的資歷更老,又是喜劇圈的前輩,然而,眾人對待他與沈秋山的態度卻是差異很大。
“小何,你覺得我們的節目和沈秋山他們的節目比怎么樣?”張坤沉著臉問身旁的何龍。
“各有千秋吧,我們是小品,他們是相聲,這個也不太好比較。”兩人的節目是張坤團隊的作品,何龍其實是比較不看好的,但人家是前輩,他當然不好多說什么。
張坤點點頭,沒說什么,何龍這回答中規中矩,他也挑不出毛病。
其余幾組嘉賓依次登臺,都是小品或者小型話劇的模式,從現場效果來看,陳小飛和程菲菲的節目還是比較不錯的,首先劇本不錯,其次,兩人的演技又都非常好,另外,兩人一丑一美的反差也很強烈。
彩排進行了兩輪,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多。
期間,沈秋山和吳鋼則在反復的打磨著劇本,這節目對于沈秋山來說其實并不重要,他只是過來宣傳新戲的,但對于吳鋼就意義非凡了,一旦在節目上表現出彩,沒什么名氣的他便可以進入公眾視線,增加知名度,從而增加收入,這是最俗,也是最直觀的改變。
而沈秋山也有心幫自己這位師哥一把,所以也就比較用心。
次日。
下午一點。
《跨界來搞笑》踢館賽正式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