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吳鋼對于接下來的比賽和節目都非常認真,經常找沈秋山探討節目。
“師哥,你那個紫文軒經營的怎么樣?”
紫文軒是吳鋼作為“班主”的一個相聲團體,有固定的小劇場演出。
“以前不行,勉強溫飽,最近倒是不錯,幾乎每場都爆滿。”吳鋼臉上露出笑容:“說起來,還要歸功于師弟,要不是你陪著我上了《跨界來搞笑》,紫文軒依舊不會有什么人知道。”
“想沒想過以后的經營?”沈秋山問。
“以后?繼續說唄,畢竟也是我營生的手段。”吳鋼聳聳肩。
“現在的紫文軒是什么經營模式?”沈秋山繼續追問。
“哪有什么經營模式啊,演出演員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我徒弟,因為也不賺什么錢,大家全憑熱愛,一般一周演兩三場,賺了就分點,不賺就白玩。”吳鋼說的漫不經心,如今相聲整體低迷,想靠著相聲賺大錢太難了。
“師哥,我有個想法。”沈秋山斟酌了一下,說道:“我覺得可以趁著如今這股熱乎氣,把紫文軒的牌子徹底打出去,然后走商業模式,搞大型商演,讓更多人聽到相聲,了解相聲。”
“大型商演?”
吳鋼連連搖頭:“師弟,你是不知道如今相聲行業的情況,大型商業是一定行不通的,二三百人的小場子都是最近才能坐滿,以前一場多了也就是百八十人。”
“不一定成功,但可以試一試。”沈秋山正色道。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首先得投入啊,而且是不小的數額。”吳剛皺了皺眉。
“錢我來出,我的想法是直接把紫文軒收入我的沈氏娛樂旗下,師哥您也好,您的徒弟、朋友也好,都加入沈氏娛樂,所有演員拿固定薪水和票房分成,當然,這個紫文軒的班主還是師哥你來做,這一攤也是您做主,我就是負責幕后的運作和經營。”喜劇一向都是大眾最喜愛的一種戲劇模式,沈秋山的野心不僅僅在影視那一塊,他是要打造一個屬于他們家族的娛樂帝國,涉足的領域當然是越多越好。
喜劇這一塊他當然也不想放棄,而如今的紫文軒剛好給了他一個機會,他有心趁著如今相聲行業的不景氣,整合資源,全力以赴的推一波相聲這門雅俗共賞的傳統藝術。
“你要是有這個心那敢情好,如今整個行業不景氣,我那些朋友,大多是兼職說相聲,如果,能夠穩定的收入和票房分成,他們就不用為生計發愁了,也可以全身心的專研相聲了。”吳鋼從藝三十余年,對于相聲的熱愛可想而知,推廣相聲也一直是他努力在做的事情,不過,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努力多年也沒見什么成效,現在,沈秋山提出來要投資相聲,將紫文軒正規化,他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