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外,袁子澹手持神器海王戟,滿臉緬懷之色地看著山海關。
其實……
他也是頭一次來到山海關,只是在家族中的古籍中看到過關于山海關的描述。
鎮海王是四大王中最強一脈,名為鎮海,實際上卻有鎮山海之能。
但他的祖輩,最后一個鎮海王,作為四王中的最強者,卻是第一個死去的。
鎮海王死后,其他三王聯合起來,將鎮海王一族驅趕出海,并定下了百世之約。
鎮海王血脈,百代之后,方可回歸神州,否則三王共擊之。
袁氏一族,便是帶著這種被驅逐的屈辱,遠赴海外,袁氏先祖也繪制了海圖,始終牢記著有朝一日回歸神州,重振鎮海王雄風。
在遠離神州的地方,他們發現了一塊陸地,這一塊陸地氣候宜人,靈氣充盈。
有靈獸靈藥無數,卻沒有人的蹤跡。
這真是天賜的福地,從天上俯瞰,陸地如青龍探爪之形。
青龍本就是袁氏供奉的圣靈,這里被袁氏一族當成了青龍賜予的寶地,將此地命名為青龍島。
袁氏一族便在此地扎根下來,當初一起出海的,有數個袁氏的附屬家族,扎根之后,數個家族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互相婚配。
袁氏一直記著百世回鄉的約定,一直努力生娃,勤于修煉,就想著有朝一日殺回神州。
而這樣一塊福地,雖然資源豐富,靈氣充盈,修士卻會莫名短命。
一般來說,進入蛻凡的修士,都可以有四百年的壽數,可在青龍島上,這樣的修士最多活兩百歲,還有很多一百五十歲就壽終。
等袁氏先祖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島上生活上百年了。
一定是這個島不對勁,他們試圖離開青龍島,卻發現知天境以下的修士,離開海島一定范圍,就會像魚離開了水,無法呼吸,只有在島上,才能生活。
或許,這個島上并不是什么洞天福地,而是一個詛咒之地。
當時又有另一種說法,稱一定是因為鎮海王犯下了什么大錯,所以青龍才會降下懲罰,所以其他三王才會合力將鎮海王一脈驅逐。
這種說法袁氏族人也有很大一部分相信的。
祖宗犯下不可饒恕的重罪,便會遭受天譴,后代都會活在詛咒當中。
也有更多的袁氏族人認為只是這個島的問題,不然沒有袁氏血脈的修士為何也會短命?而且鎮海王的為人,袁氏后人心里更清楚,他絕對不會犯下要遭受天譴的罪行。
是非曲直,在這個地方已經說不清了,雙方各執一詞,也就沒有了齊心協力殺回去的心思,而是開始了內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袁氏走到了其他家族的對立面。
那些附屬家族經過百年的休養生息,加上此地靈氣過于充裕,修為突破似乎沒有瓶頸似的,幾個附屬家族聯合起來,竟能和袁氏分庭抗禮。
袁氏內部也分裂成兩個部分,再也無力抗衡其他家族。
歲月變遷,袁氏一族卻也始終堅強地將后代繁衍了下來,萬載歲月匆匆而過,但百代之后,青龍島的主人已經不是袁氏族人,或者說,經過萬年的繁衍,大家都是同族。
鎮海王一脈歷經浮沉,也從未斷絕,青龍島上所有的人,都遵守著這樣的一條祖訓。
所有人都可以死,但王的血脈必須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