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看到這個字眼劉黛頓覺毛骨悚然。她開始想象當時的情景,廚房里,老公脖頸上架著兇手的尖刀,他的眼淚或者汗水潺潺流到夜宵里……
也可能那頓夜宵本就是惡趣味且不善烹飪的兇手所制。當然,這不是重點。
三人互看一眼達成共識,雖然不能排除其他情況,但老公在蘇楠回家之前就已經被兇手控制的可能性最大。
兇手脅迫老公用正常的口吻和蘇楠講話,脅迫他寫下字條,之所以這樣做,是擔心蘇楠知道老公加班也許就直接去老公單位了,而非回家。
接下來,扮演蘇楠的劉黛上場,假定時間在案發當晚十二點一刻。
當蘇楠擺脫變態,驚魂未定回來的時候,她發現老公不在家,最起碼她以為老公加班不在家,她的家表面上是正常的,否則就不會有她和酸菜西施的那段QQ聊天了。
她看到茶幾上的紙條,將夜宵加熱端到臥室,打開電腦加班聊QQ,將手機充電。她和酸菜西施聊了會,也給老公的QQ發去消息,但沒有回音。
吃了夜宵完成工作后,蘇楠關上電腦,接著她感受到某種威脅,于是發出第一聲尖叫,并且把房間里那雙開門的衣柜及其他可以移動的家具移到門口擋住可能面臨的威脅。
對,家具應該是蘇楠移動的,因為兇手沒必要多此一舉,老公的話,很難想象一個大男人有時間移動家具卻沒有別的法子來對付兇手。
威脅可能在客廳里,蘇楠也許聽到客廳里的腳步聲或者其他異響;也可能在大門外,但最初的威脅絕對不在臥室之中。起碼蘇楠移動家具的這段時間里,這間臥室屬于相對安全的場所。
蘇楠嚇壞了,她亮著臥室里的燈,她想要找人幫忙,可手機沒電,她并沒有大聲呼救,因為當今社會人際關系冷漠,她擔心會驚擾到鄰居們。而且她并不能確定威脅真的存在,倘若大吵大鬧就會被當成神經病。
終于,手機的電量足夠開機了,蘇楠生前的最后一個電話在當晚十二點半接通,和上一通電話不一樣,同時也和老公手機上有很多蘇楠打來的未接來電不一樣。
這個最后的電話是老公主動打給蘇楠,而且通話時間極短,只有區區兩秒鐘。最合理的解釋是,第二通電話接通的時候,兇手立刻出現。
無論是兇手親自撥通的電話還是老公在兇手的挾持下撥通電話,這都符合兇手惡趣味的特性。
事情發展至此,現場模擬又出現了幾種可能性,演員們各司其職。
第一遍,兇手劫持老公,威脅蘇楠將家具移開并打開臥室門,進而將夫妻倆全部控制。
第二遍,電話接通的時候,兇手猙獰地趴在臥室窗口,左手拿著手機,右手拿著射釘槍。
第三遍,蘇楠回來之后,兇手一直藏在她的臥室里!最可能的地方,便是床底下。如果兇手不止一人那就更好解釋了,其中一名兇手在客廳制造響動,另一名兇手則在床底靜候時機。而被兇手控制的老公藏在哪個位置并不重要,床底、柜子里、室外,只要不會被蘇楠發現的地方就行。
然后,兇手殘忍將蘇楠兩口子殺害,仿婚紗照將兩口子釘成大愛心的形狀,再將他們的嘴巴劃開,把家具移回原處。
期間,他還從容地重新打開電腦,自以為是地制作了向“紋時聯”挑釁的電腦桌面,并且套上頭套拍了張誤導警方自拍照。
等到第二天延城警察局上班的時候兇手撥通了報警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