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運果然沒有了,運行大周天居然沒有岔氣!”
煉氣三百年,到現在才磕磕絆絆進入合道境,絕對是所有仙門煉氣士中資質最墊底的存在,要不是輩分比較高,恐怕早就被遣回俗世。
一入紅塵,沒有成仙的情況下,紅塵俗世濁氣加身,以后恐怕就只能做一個煉氣道士,修為再無精進的可能。
“不過這三百年的修行,倒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至少我的根基之牢固,絕對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而且這段時間,也不是只煉氣,陣法、丹道、煉器,都有所小成。”
喜悅,雜亂的思緒讓他無法再次入定,只能起身出門給丫頭做了一頓答應好的大餐,同時借著做菜,讓心神平靜下來。
在小丫頭拍著肚子,滿足的眼神中,再次進入茅草屋。
他要閉關,嘗試悟道。
長出一口氣,紛亂的念頭歸于平靜。
“既然太深的東西感悟不到,那么就從最基礎的開始,臨摹!”
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抄個幾百遍,總比讀一百遍強!
按照《道德經》上的文字,用靈識進行最基礎的、最簡單的、一筆一劃的臨摹。
“道可道...”
將全部心神投入到臨摹中,一遍一遍又一遍......
意識開始模糊,進入了一種似夢似幻、朦朦朧朧但又極其貼合自然的狀態。
與之一起的,還有青霄宗的‘啟明心決’,也被他感悟、理解甚至超越。
頓悟!
這是他成為煉氣士后第一次進入頓悟狀態。
而在進入這種狀態后,懸浮在識海中的《道德經》竹簡,凝聚在其周圍的金光逐漸擴散,宛如一顆太陽,照亮了整個識海。
本就因根基深厚而比同境界煉氣士大上不少的識海,更是在華光照射下擴張變大。
竹簡上一個個墨黑的文字也隨之迸發出點點星光,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無法接觸甚至無法感知的透明輕氣,環繞于周圍。
這些柳長生都不知道,他已經完全沉浸在對“道”的感悟中。
對此時的他來說,時間、空間仿佛都成了虛幻...
“名可名...”
......
三十三天外,大赤天,大羅山,八景宮。
月陽曜輝,瑤光羅幻,水嵐煙霞,云霓虹淵,落世星河中,一名坐在蒲團上的老道緩緩睜開眼睛,眼中仿佛包羅萬象,宇宙星河。
幾根手指輕輕撥弄,諸天演算盡在掌中。
悠揚虛幻的聲音發出。
“混元初判道為先,常有常無得自然,參得天地玄黃理,任爾傍門避天機...
天機紊亂伊始,你自下山,行你該行之事。”
“謹遵師尊法旨。”
一位相貌俊俏,藍衫拂塵的道士從旁邊的蒲團上站起,朝著老道微微躬身作道揖,牽起旁邊青牛,踱步走出八景宮。
望著年輕道士的背影,老道輕嘆,“人之興善,福否?禍兮?”
......
不知過了多久,柳長生從入定中醒來。
睜開眼睛。
眼神疑惑,過了許久才恢復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