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神捕司達成協議之后,清風山百戶所被擴編為清風山守御千戶所,編制提升了十倍,但實際人員還是那些。
受限于精力和兵員,云澤并不打算立即擴編。
所以他現在就是帶著守御千戶的帽子,手下百十個兵,堪稱是最慘的守御千戶。
當然,朝廷也不至于拿個空頭支票來忽悠云澤,神捕司可丟不起這個臉。
按照規定,守御千戶麾下有一千二百兵丁,這就至少需要一千二百戶軍戶,同時根據衛所制中的增補制度,還有三百戶軍戶用以補充,所以理論上云澤治下應該有在籍軍戶一千五百戶。
而目前云澤這里雖然有四百戶,但按照紙面記載,清風山百戶所只有一百三十戶,所以朝廷還需要為清風山百戶所調撥一千三百余軍戶,補齊建制。
當然,在衛所制糜爛的今天,補充建制這種事早就不存在了,但誰讓云澤后臺夠硬、司徒鏡面子夠大呢?
朝廷一紙詔書,令周圍的邵陽府、慶陽府、濟陽府等州府調撥軍戶,為云澤補充兵員!
天下間敢不給司徒鏡面子的人自然有,但這幾個州府的地方長官肯定不在其中,所以接到調令后雖不情愿,但也只能著手安排。
武朝標準的一戶是五人,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因為人頭稅、勞役等原因,再加上現在時局不穩,民間普遍存在隱匿人口的行為,所以實際上平均一戶應該有七至九人(包括婦孺)。
也就是說,理論上,云澤直接控制的人口將超過一萬人。
比較遺憾的是,云澤并沒有做好大規模接收人口的準備,事實上之前那三千人到現在還沒完全安頓好呢。
所以,云澤以守御千戶的名義,向周圍幾個州府的地方長官去信,請求暫緩交付人口,同時還送上了清風山的特產——秘制金瘡藥。
收到禮物之后,幾個州府的指揮使自然不會與“背景深厚”的云澤為難,就連與云澤有恩怨的慶陽府府主秦紹都一口答應了云澤的請求,并拍著胸口保證一定會代為照顧好云澤麾下的軍戶。
金瘡藥制造走上正軌之后,在清風山停留近兩個月的裴瑜和仲乘風依依不舍得返回京城,神捕司在清風山全權代表也換成了那位一整天都憋不出一句話的“刀大人”。
根據協議,刀大人和他率領下的神捕司精銳小隊只負責制藥基地的保護,在制藥基地沒有受到威脅之前,絕對不參與任何對外行動,也無權插手制藥外的任何事宜。
另外,刀大人他們在沒有云澤和神捕司雙重許可的情況下,甚至不能離開制藥山谷,所以只要不牽扯到金瘡藥的煉制,就可以將他們完全忽略。
因為資金充裕,所以清風鎮(城)建設速度相當的快,現在已經出具規模,主次干道皆鋪設完畢,居民房屋、軍營校場等重要工程進展不錯。
按照田易明的估測,清風鎮一期工程在一個月后就能收尾,到時候第一批移民就可以快快樂樂的住進新家了。
當然,因為還有第二批更多的移民要接收,所以云澤的壓力還是挺大的,二期工程已經能提上日程,爭取在入冬之前完工。
屆時,清風鎮就真正成了一個小城,可容納居民人數將達到三萬,與部分下縣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規劃建設方面有福伯和田易明把關,還有一位委托神捕司代為雇傭的工部大匠從旁協助,出不了什么問題,云澤除了每三日聽取一下工程進度匯報,基本不怎么管這攤子事。
他始終牢牢記住太祖槍桿子出政權的教導,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軍隊訓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