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一行百余人策馬奔騰,揚起陣陣煙塵。
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人乘騎的戰馬竟然都是難得一見的極品青巖駒。要知道這種戰馬完全掌握在武盟手中,且產量稀少,往日里一次見到兩三匹已屬罕見,這次一下子出現上百匹,讓不少懂行的暗暗心驚,疑惑是哪位大佬駕臨興州城。
興州城,顧名思義就是興州的州治所在。
興州地處武朝東南方,位置偏僻,轄區內多山地,土地相對貧瘠,民風彪悍,在朝廷眼中一直是不受重視的不毛之地。
興州下轄八府七十二縣,面積倒稱得上廣闊,單論面積,在武朝二十二州中排名前五,但人口稀少,在籍人口還不到兩千萬,歲入也少的可憐,每年實際能征收的賦稅不過八百多萬兩,與清風城基本持平。
興州是個窮地方,但卻不是個安生地方。山民、盜匪、流寇橫生,戰亂時有發生。
理論上,興州的軍備挺強的。僅衛所系統,即便不算比較特殊的清風衛,興州都指揮司下還有整整十八個衛,整整十萬大軍。
不過衛所軍糜爛不堪已經成了共識,先不說十萬大軍中有多少吃空餉的,在編的士卒也多為老弱病殘,可堪一戰者不足一成。
除了衛所軍外,興州城還駐扎著另外一只軍隊——興州軍!
衛所兵的糜爛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武亂之前,衛所軍就已不堪大用,朝廷為了加強軍隊,在各地組建了新的軍隊,即守備軍。
各州自籌軍費,以當地州府為名,組建各地守備軍,各軍統領統稱為某某將軍,而興州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組建的。
這種有明顯地方氣息的軍隊戰斗力參差不齊,少部分地方的守備軍戰斗力直逼京城禁軍,但更大一部分守備軍在度過最初的一段時間后,也開始在腐化墮落的道路上絕塵而去。
很不幸,興州軍就是腐化墮落的其中之一。
定額四萬人的興州軍,有一半都在吃空餉,武器裝備殘破不堪,士氣低落,不比衛所軍強多少。
興州諸軍這幅鬼樣子,面對紛紛擾擾的敵軍,只敢龜縮在城墻內,憑借著城墻之利混吃等死。
而那些叛亂勢力也很有默契,只在鄉野之間鬧騰,絕不去招惹縣城以上的城市,雙方一時間竟然維持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微妙狀態。
盡管軍隊都是廢物,但開支可不低,前前后后十五萬軍隊,軍費開支一塊就占了興州城賦稅的一大半,再加上其它亂七八糟的開支,一年下來興州非但無法向朝廷繳納賦稅,反而天天向朝廷伸手要錢要物!
武亂的爆發更是將矛盾徹底激化,朝廷索性一紙公文,興州稅款自籌自用,相當于放養了,愛咋地咋地。
也就是興州方面知道自己是菜雞,沒有割據一方的本錢,死死抱著朝廷大腿不松手,不然就是一個割據軍閥。
厲百川的承諾含金量十足,早在云澤還沒返回清風城的時候,朝廷就通過了朝議,將牧云澤任命為新的興州都指揮使,兼任興州將軍,統領興州諸軍事。
當時云澤忙著處理清風城一攤子事,履新的事就這么耽誤下來了。
直到今天,云澤才想起來興州城還有兩頂官帽等著自己呢,隨即在安頓過清風城諸事之后,率眾前往興州城。
云澤此行一共就帶了千余人,其中大隊人馬還在后面跟著,云澤身邊的只有百余親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