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厲百川坦言,他早就有能力清除天下所有反對實力,不過他不愿這樣做。
因為即便在武亂之前,武朝皇帝的統治也不怎么得人心,皇帝昏聵,貪官污吏橫行,百姓始終在吃不飽、穿不暖中掙扎。
武亂爆發后,因為戰亂,百姓生活一度更加困苦,流離失所。
而當厲百川以宗師身份,橫掃天下叛逆,打算重新整頓天下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這種半割據的狀態竟然在某種程度上對百姓更有利。
在武道復興的亂世,所有能嶄露頭角的梟雄無不是一代人杰,他們的手腕、能力皆是上上之選,由他們統治各方,比過去的那幫貪官污吏強出百倍十倍!
正常情況下,各地割據就代表要打仗,戰爭的破壞力無與倫比,戰爭比任何天災**都可怕。
但因為有厲百川這座大山存在,各方割據勢力之間的戰爭烈度非常低,相對戰爭帶來的損失,各方相互制衡相互妥協之下,百姓的日子比之前更好過了。
在外人看來,厲百川是大宗師,無所不能,近乎于神,但厲百川清楚的知道,他不是神,更不是萬能的。
至少在政治這方面,厲百川所表現出的能力遠遠無法與他的蓋世武力相提并論。
他清楚的看到武朝當前制度下的弊端與不足,但卻沒有改變這一切的政治能力。他有能力將武朝上下殺個遍,但殺人不能解決問題,再爛的政府也比無政府要好。
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胡亂的殺人只會讓局勢更加糟糕。
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足,厲百川開始不斷的物色扶持能改變這一切都人。
所以他放任武盟割據西南三州,對野心勃勃的魔門視若無睹,放任各路梟雄成長,只希望能從中走出一個真正的英雄,去改變這一切。
羽溫、蒼鷹都是厲百川的重點扶持對象。
甚至千佛寺佛子曾經也是厲百川的備選項之一,不過當他發現由宗教統治天下,只會讓天下變得跟糟糕之后,果斷將佛子劃出考察者名單。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不曾對千佛寺痛下殺手,只是勒令千佛寺封山隱居,就是害怕自己判斷失誤,希望給天下更多的選擇機會。
知道厲百川的夙愿的人并不多,幽月女帝知曉,不過她只是被大勢挾裹之下的普通女人,無論是能力、眼界、心胸還是意志,均承當不了這樣的重任。
而且幽月女帝出身皇室,革命革的就是自己的命,她顯然沒有刮骨療毒的強大魄力。
弈山河知道,他也曾是厲百川重點扶持對象之一,但弈山河只能當將軍,當不了領袖。
弈山河經年如一日的坐鎮塞北,不是因為傳聞中和厲百川不和,而是他感覺愧對厲百川的重托,無顏面對厲百川罷了。
沈求歡知道,他為人聰慧機敏,天資卓絕,厲百川對他非常看好。然而沈求歡一心當個江湖浪子,只有窮者獨善其身的志氣,缺乏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終日沉迷于美酒、美色、美食之間,一度令厲百川非常失望。
佛子也知道,不過他的理念和厲百川相差太大,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又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尤其是厲百川察覺到神權天下的弊端之后,果斷給佛子下了禁足令。
紫陽真人、紫凰女尊也都知道,紫陽真人表示出家人六根清凈,不愿沾染紅塵因果;紫凰女尊尊崇厲百川的為人和志向,但對改變天下不感興趣。
至于蒼鷹、羽溫之流,這些人至始至終都不知道厲百川的夙愿,更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飽含厲百川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