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澤誓師出兵的時候,千佛寺一方也得到了消息,當即加快進軍速度,期望能在云澤軍之前攻克夏邑,威逼上京。
千佛寺與云澤本就有恩怨,只是當初第一次人妖戰爭中,雙方曾并肩作戰,有了一份香火情,之前的過節也就不再提了,頗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覺。
但如今,局勢再變,雙方身份地位出現了變化,昔日的新仇舊怨一股腦的都掀了出來。
更重要的是,佛子很清楚興州軍的強大,作為有志于建立地上佛國的勢力,千佛寺一直關注著各大勢力發展情況,而對云澤的關注度僅次于朝廷,乃是排名第二的心腹大患。
在千佛寺的情報中,興州軍勢力非常強,二十多萬軍隊,雖然數量不及朝廷禁軍,但質量上反而略有勝出。
甚至千佛寺打聽到了部分百煞戰軍的情報,只不過因為內容太過離奇,諸多勢力對此皆抱以懷疑態度,以為是云澤故意放出的煙霧彈。
千佛寺能有如今的局面,把朝廷打得節節敗退,靠的不過是出其不意和朝廷主力被北狄牽制的契機,在硬實力上千佛寺是遠不如朝廷的。
若不能趁著朝廷騰不開手的時機拿下朝廷,恐怕千佛寺就是為王前驅的下場。
拿下夏邑,占據上京,千佛寺還可以依靠地利將興州軍堵在司隸東南部,依靠司隸和是西北數州,靜待局勢變化。
可若是興州軍先一步趕到夏邑,千佛寺雖不至于一敗涂地,但今后的局面可就艱難了。
當然,這是佛子的判斷,至于事實如何,那就得拭目以待了。
佛子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武朝自然也意識到了,夏邑的歸屬就成了勝負的關鍵。
朝廷幾乎是咬著牙,又給夏邑派遣了三萬援軍,如今上京除了皇宮禁衛和負責維護治安的巡捕營外,幾乎沒有任何可用兵力。
一點夏邑失守而云澤又不能及時趕到,上京就全完了
雙方圍繞著夏邑,展開了激烈攻防。
千佛寺想要故技重施,召集僧侶誦經毀滅夏邑,但吃過一次虧的朝廷豈會袖手旁觀,排除兩千死士,直沖敵陣。
施展這種法術,要求有絕對的安全,稍有動亂就容易造成法術反噬,兩千抱著必死心態的朝廷敢死隊,雖然造成的殺傷不大,但卻嚴重影響了僧侶團的發揮,遲遲無法再現武陽關的情景。
雙方只剩下拼死搏殺,朝廷以防占據地利,始終咬牙堅持,讓千佛寺的計劃遲遲不能得逞。
眼看云澤軍距離夏邑越來越近,千佛寺急了,一邊加緊進攻,另一邊派遣一支三萬人的偏師,迎戰興州軍。
到不指望他們能擊敗興州軍,只要能拖延一些時間,為千佛寺主力攻破夏邑創造機會就行。
然而,當天晚上,佛子就收到了偏師全面潰敗的消息。
根據潰敗士卒的說法,敵軍只有三千,不過皆為鐵騎,看樣子似乎是興州軍的前鋒。
三千騎兵,各個都是先天高手,身披玄鐵重甲,手持鎏金長槍,胯下極品寶馬,兼具力大無窮等特性,一個沖鋒就擊潰了千佛寺派遣的偏師。
這消息讓千佛寺上下大為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