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很隆重,最開始是數個精彩的節目表演,之后才是各國的選手進場。
萬眾矚目之中,王陽手持火炬,點燃在坐落在場館南方的火焰圣杯。
伴隨著圣杯被點燃,比賽終于開始了。
場館之中,大屏幕上一個個名字飛速的滾動著,然后陡然定格。
第一場:
華夏韓國
武青空vs李姬雪
少年杯世界武道聯賽的最終決賽,采取的是隨機抽簽的模式。
第一輪之中,每個人都有三次上場的機會,三次之中只要贏兩次,就能獲得晉級的資格。
這樣的規則,意味著前兩次只要全贏,后續的抽簽就不會再抽到。
同時,為了保證公平,在被抽到之后,接下來兩次抽簽,都不會抽到自己,以防出現一個人連打數場的情況。
到了第二輪之后,每個人就只有一次機會了,贏了晉級,輸了淘汰。
少年杯世界聯賽,只取前三名,后面的,都沒有名次。
武青空是龍虎山的傳人,在華夏區的決賽里,武青空是第四名,不過他的武功和第五名的王傳宗只是在伯仲之間,并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王傳宗這個人,并不是七大流派培養出來的高手,而是家傳的武功,他的爺爺王鐵軍,一手鐵砂掌登峰造極,曾經在江湖里,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至于武青空,這個人已經練出了龍虎大印,就打法上,端是厲害,只是比起王陽趙真武釋金剛都差了一些。
且不提體能,就說打法上趙真武釋金剛這幾個人都練到了抱氣成丹的境地,比他要高上一重,而王陽更是更進一步兩術并行,抱虛丹,可以打出虛丹之勁。
不過,縱使如此,這也是真正的天才了,就其他國家的隊伍里,武功和他差不多的,若是沒有人隱藏實力的話,也就三個人。
一個是扶桑的日暮輝月,一個是韓國的金木澈,還有一個是泰國的辛格·甘地。
這三個人,都領悟了氣血歸丹,技藝上差距不大,只是在體能上,那個印度人是最強的,打法也最兇悍。
泰國的諸多拳法流派,大多屬于魔道,講究速成,并不在意養生,是以泰國的拳手,往往打法兇悍,以各種自虐的方法鍛煉,肉身可謂是銅皮鐵骨。
他們并不注重肺腑的鍛煉,腿腳堅固,內臟脆弱,是以往往早衰。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肺腑的鍛煉太難了,想要把內臟肺腑鍛煉的鐵板一塊,需要花費十倍于手腳鍛煉的精力和功夫。
像趙真武這種年紀輕輕就把先天氣功練出火候的,實在是異數,許多修煉一二十年的武道大師,都修煉不到他這種境界。
這一次,若非是出了王陽、趙真武、釋金剛這三個怪物,這總決賽應該是一場龍爭虎斗,最后的前三名,應該就在這五個人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