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鹿純吃素,基本不存在資源上的競爭,性格溫順不好斗,同樣不會沒事去攻擊狐貍,像這樣就能考慮混養。
說起來簡單,其實混養是個非常復雜困難的事,不過做成了好處也很明顯。
其一,大大提高了場館空間的利用率;其二,為游客創造了更有趣的展示內容;其三,不同動物間的合理混養能增加環境刺激,有利于它們的身心健康。
反正等條件成熟了,肯定會去嘗試的。
花費2w綠葉幣,還剩2w7!
“要么把狼館先造一部分。”
方野摸摸下巴盤算著:“圍墻和游客參觀區先不造,只造動物生活區,自然材料消耗還是比較少的,早點開工節省時間。”
狼和老虎都是食肉動物,主題相近,所以狼館放在虎館旁邊。
等未來豹館獅館建起來,可以組個“掠食者長廊”出道。
劃定區域后,他在沙盤上看了一下,這里是一片不太平坦的山地,動物園原本都沒怎么利用,只是在山上蓋了個涼亭,把這里當做游客休息的地方。
不過對方野來說,順著山地地形,剛好做一番文章。
首先來一條清澈奔流的溪澗,從高處的山石流至低地,最后匯聚形成一個開闊平靜的池塘。
鋪上塊狀巖石,讓坡與坡之間更加陡峭分明,溪水流過像是在往下跳臺階一般,營造出微觀瀑布的感覺。
湍急的溪流瀑布能增加狼的興奮感,鼓勵它們更加活躍,因為狼群在圍獵突襲時,往往會將獵物驅趕至懸崖或者河邊,以增加捕獵的成功率。
而且水域生機勃勃,草木蔥郁,是很好的嬉戲玩耍的地方。
溪澗和周圍的空地上擺一些枯木,石塊的縫隙間加幾叢野草,池塘邊緣種一些蘆葦之類的水生植物,看起來更富自然氣息。
溪澗上游建造一個石頭山洞,為狼群提供取暖、躲雨、休憩之地。
洞穴靠近一處參觀點,入口微微斜放,在遮擋視線與為游客展示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狼的適應性很強,各種生態環境都有分布,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針葉林……
所以棲地環境可以打造得復雜一點。
森林嘛,就用這片區域原來的樹就行,再多種一點花草灌木,地上鋪上落葉。
山地,弄上一堆大塊平坦的石頭,沿著溪澗階梯錯落有致地往外鋪。
來一塊干燥的砂土地區,作為荒漠。
借助高低參差的地形以及溪澗隔斷,各個區域層次分明,又融洽結合在一起。
這樣,既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內容更加豐富,又能讓狼群在不同的場景中,展現出更多的自然行為!
溪澗中游泳,落葉里打滾,山石上遠眺觀察,砂土區刨坑揚沙……
處處都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