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來動物園拍攝mv,不但環境非常漂亮,里面的鸚鵡也很有趣。
還有獅子餐廳,也是個吃大餐的好地方。
本來是一個為游戲拍攝的宣傳mv,歌詞質量其實比較一般,但是大獲好評,還有很多觀眾專門跑來看花絮,花絮的播放量也不少。
如果來動物園拍個綜藝的話,效果肯定很好。
當然拍綜藝,肯定不止是來動物園逛逛,像普通游客一樣參觀,可能會和動物有一些互動的環節。
“方園長,您覺得怎么樣?”
菠蘿本來覺得,上次有了一次友好的合作,拍綜藝也是一件合則兩利的事情,能讓動物園得到曝光的機會,方野會很痛快地答應,沒想到他竟然沉默下來。
心里一時有些忐忑。
方野沉吟了一下,答應道:“可以,不過涉及動物呈現出的節目內容,都要詢問我的意見才行,我不希望給觀眾傳達出錯誤的信息。而且和動物互動,也要嚴格遵循規范。”
平時在動物園干貨群里潛水,偶爾也會看到大佬們討論關于動物園的節目和綜藝!
這方面他了解的比較少,自己下來于是去查閱了一些資料。
發現如果綜藝傳達出錯誤的信息,面向眾多觀眾,會引來很大的問題。
比如上世紀80年代,彎彎的一檔動物的電視節目很受歡迎,里面用了一只紅毛猩猩當動物演員,帶來的后果就是,大概1000只紅毛猩猩的幼崽,被輸入到了島內,變成了寵物或是動物園的動物。
在捕獵和運輸的過程中,死掉的數量在4000只左右。
這些猩猩主要是婆羅洲猩猩,野外的種群數量,大概只有五六萬只。
一個動物的野外種群的十分之一,因為一檔節目,就這么消失了。
包括當時《哈利波特》的電影上映后,寵物貓頭鷹的交易數量急劇上升,翻了一百多倍,不知道多少野外的貓頭鷹遭殃。
雖然這個鍋不該《哈利波特》背,但是動物園的意義也在于此。
不光是要展示動物的魅力,也需要提醒人們動物野外面臨的生存危機,讓人認識到野生動物和萌寵是不一樣的。
小熊貓萌嗎,可愛嗎。
是萌,是可愛。
但它們不是寵物,是野生動物,它們在自然中才是最有魅力的。
動物園的展區環境,科普展牌,飼養員的講解,也是在不斷強調這些內容。
有一檔動物園的綜藝,當時也是很受觀眾歡迎,不過存在很多嚴重的問題,比如說節目組在宣傳里,一直用的萌寵一詞。
看似是個小問題,實則會嚴重誤導觀眾,促進野生動物非法貿易。
還有給黑猩猩穿衣服什么的,看著很萌很可愛,像個小孩一樣,但是這樣黑猩猩會產生錯誤的認知,覺得人類才是自己的同伴,等長大以后,小時候的行為模式和心態會影響終身,很難再融入到族群里,以后幾十年孤獨終老。
接觸的過程中,出現的黑猩猩咬傷抓傷人的情況,有的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可能從動物傳播給人,也可能從人傳播給動物。
人和靈長類動物的生理結構類似,是很容易互相傳染疾病的,節目組只為了節目效果,忽視這些問題,是把參加節目的人和動物都置于危險的處境之中。
方野知道這些問題,所以把丑話說在前頭。
菠蘿猶豫一下道:“那,我和節目組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