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種田玩得都挺愉快的。
這次插秧之后,再過幾個月就能看到水稻收獲了。
方野最近這幾天,又在琢磨著新兔猻展館的設計!
這次去青海,親自看到了兔猻生活的高山草甸環境,看到了與兔猻相處的各種動物,對展館設計還是挺有幫助的。
首先是考慮位置!
放到掠食者長廊,和其它的獅子老虎這些貓科動物待在一起嗎?
不過既然有了高原環境模擬器,感覺可以弄一個高原專題展區,養上雪豹、兔猻、禿鷲、巖羊、旱獺這些動物。
旱獺、禿鷲、巖羊,這些動物動物園里面還是挺常見的。
其實動物園混養區里面的巖羊有點不倫不類的,把它歸到林中精靈里面了,不過動物園的建設是個不斷進步完善的過程么。
沒有那么多綠葉幣,一次性把展區設計到位。
于是方野想了想,決定把兔猻館放在動物園原來的宿舍食堂那邊,大型動物展區后面。
兔猻館室外活動場面積三百平就夠了,和小熊貓館差不多。
畢竟兔猻體型小,展館面積太大了,再來一些遮蔽偽裝什么的,游客看瞎了也看不到。
西野那邊,幾十平的空間都能養上好幾只。
展館外面的走道,可以用白色、灰色和黃色的碎花石磚鋪設,這樣的地面看上去像是落著一層薄薄積雪的高山草甸一樣。
包括廁所這種建筑,也可以做成灰色小石山的外貌,營造棲地的氛圍。
兔猻平時棲息在巖石縫隙,或者是旱獺的洞穴中。
可以在展館里面,弄上一片碎石灘!
用幾塊比較大的灰黃色的巖石作為主基,交錯擺放,中間留下能容納兔猻身體寬度的縫隙,旁邊來一些小碎石。
巖石的縫隙之間,再插入一些野草什么的。
兔猻可以利用巖石作為遮擋,把腦袋從后面探出來,窺伺外面的游客。
巖石與身體的顏色相近,說不定正大光明地觀察游客,游客看半天都找不見。
當然,巖石也不會太凸出,兔猻如果壓低身體,可以藏在縫隙中,站起來就看不到了。
展區后面的墻壁,也是青灰色模仿高原環境的石壁,凹凸不平,兔猻可以跳到墻面上去。
平時可以利用這些巖石,上竄下跳。
來一片細沙地!
在細沙地上打滾,對它們來說應該也是不錯的娛樂活動。
整體設計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花費3w綠葉幣。
旱獺展區就更簡單了,來上一片凹凸不平的土地,放上幾塊石頭,可以讓它們打洞鉆到地下。
禿鷲館面積在300平左右,不過展館的高度能有十二米,頂端圓拱形收攏。
猛禽的飼養展示,是不能使用玻璃幕墻的,只能用籠網。
其實大多數的猛禽都不適合在動物園里進行飼養展示,因為猛禽需要的飛行空間是很大的,而且人工繁育也比較困難。
像是熱帶雨林鳥館那種,一個非常開闊的環境,鳥在里面也能有一定的飛行空間是沒法實現的,因為絕大多數的猛禽沒法混養,養一起就會打架,造成巨大的傷害和損失。
不可能一個幾億的鳥館,就養幾只猛禽,這投資也忒大了點。
在野外,禿鷲經常在荒山野嶺的上空盤旋,停留在樹枝或是崖壁凸出的巖石上休憩,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