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放歸的話,放歸的地點,專家肯定會仔細考慮,選擇適合老虎生存,遠離人類的地點。同時給它戴個項圈,去監控它的行動軌跡,靠近人類生活范圍的時候提前進行預警。不然為啥叫科學放歸呢。”
“原來如此!”
“有人說什么支持放歸的,給老虎放到你家門口去,這種人就屬于既蠢又壞!該罵!”
方野道:“我們虎館包括狼館都有展牌的,告訴大家在野外和這些動物相遇應該怎么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
首先是有個正確的認識,你怕老虎,老虎也怕你,它沒事不會主動攻擊人。
保持冷靜,慢慢向后退,大家相安無事。”
想想舉了個例子:“好比是你在路上遇到一名彪形大漢,還紋身,胳膊上紋了龍和虎,看著感覺像混道上的,你害怕就繞著點走。人大漢其實就是個紋身師,也覺得尷尬,裝著看不到你。
不能說見到人家感覺像個壞人,你抄著瓶子給人腦袋先砸一下,先下手為強是吧,也不要沒事挑釁人家,把人惹惱了打你一頓上哪說理去。”
游客們都笑!
聽了方野的講解,感覺對老虎認識確實理性了一些,沒那么害怕了。
“不要逃跑,你跑也跑不過老虎,反而可能會激發它的捕獵本能,本來不追你,見你逃跑開始追了。也不要裝死或者爬樹,老虎爬樹蹭蹭快。
如果發現有老虎進村,千萬不要膽大包天去圍觀,甚至搞直播,報警讓專業人士處理。”
有游客嘀咕:“不就是報警后,記者過來直播嗎。”
方野噎住!
確實,“專業人士”也不一定是專業的。
不禁想起來三月去西寧那邊參與的雪豹救助,這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
東北虎從麻醉狀態中醒來的時候,居然還能被圍觀拍攝,吼起來才開始遮擋視線。
雪豹醒來的時候,大家都躲在外面偷偷摸摸觀察它,減少應激狀態。
包括眼睛通紅充血,就算是在圍捕老虎的時候,麻醉針不小心扎到眼睛也沒什么好指責的,但是具體情況總得通報一下,不能等人有疑問了再去回應,各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
“園長,我看還有一種說法,要把它留下來繁殖,改善圈養老虎基因的?”
方野嘆氣道:“咱們國內圈養的老虎數量有6000只,老虎的基因是很豐富的,根本就不需要野生老虎改善基因。人工繁育這么多,沒有能野放的,缺這么一只嗎?給老虎一點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