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過去了一分鐘左右!
這些大紅鸛的叫聲戛然而止,腦袋也不動了。
一時間周圍寂靜無比,只能聽到大紅鸛們低低短促的咕噥聲,喙朝向天空,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樣子。
有的大紅鸛,低下腦袋繼續覓食,還有的豎起自己肩膀和尾巴的羽毛,把翅膀往兩側張開,露出粉紅色羽翼下面的一抹黑色,似乎是在對周圍的其它大紅鸛進行炫耀。
游客們迫不及待:“園長……”
方野知道他們要問啥:“是不是挺好玩?擺動頭部,是火烈鳥最為常見的求偶行為!
火烈鳥有很多有意思的群體行為,基本都和求偶有關。
它們的繁殖季在3月到6月左右,這些群體行為可以幫助火烈鳥同步繁殖周期,因為它們棲息的環境很復雜多變,如果在鹽湖水位最合適,食物最充足的時候沒能交配的話,可能錯過機會,今年就繁殖不了了,這種群體行為是很重要的。
所以這段時間多來我們動物園玩玩,說不定能欣賞到它們更多有趣的行為哦。
雖然繁殖季后也能看到,不過就沒那么頻繁了,和孔雀開屏一樣。”
這些大紅鸛,來動物園安定下來,已經錯過一段繁殖期了,不知道今年能不能繁育。
繁殖首先是要筑巢的,不過在火烈鳥館建設后,飼養員們就代大紅鸛把這個工作完成了。
專門挑了十幾袋最適合給它們筑巢的富硒紅土,搬到小島后面的安靜角落。
這邊正面是看不到的,后面留了個偷窺的地方。
把紅土和成稀泥,調制好后堆砌成類似一個倒扣臉盆模樣的巢穴,里面有一個小坑。一個個火烈鳥巢分開排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擺的地雷陣呢。
野外的火烈鳥,筑巢就是把淤泥一點點銜過來,筑成15-45厘米,寬40厘米左右的高塔形狀,在塔頂的坑里放上蛋,這樣可以防止地面溫度太高把蛋烤熟,或者是突然漲水把蛋淹沒。
大紅鸛雖然看到了為它們搭建的巢穴,暫時還沒有使用的打算。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調整。
有游客問道:“我記得看過一個火烈鳥的視頻,一大群在水里朝著一個方向快步走,一邊走一邊擺動腦袋!”
方野笑道:“很巧的是,火烈鳥的英文名叫弗朗明哥,flamingo,和西班牙的弗朗明哥舞名稱一樣,跳起舞來同樣熱情奔放。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求偶季節的高峰期!”
林皓無比遺憾道:“誒呀,可惜啊,我這馬上就要回學校去答辯了,看不到它們跳弗朗明哥舞了!”
大吾拍拍他的肩膀:“沒事,有什么好玩的,我拍視頻發到群里。”
林皓:“好啊,謝啦!”
說是這么說,不過看視頻肯定是沒有親自過來看的好。
就說這些大紅鸛們一起擺頭高唱的震撼場面,親自站在這里,看它們從幾只擺頭擴散到一片,聽著這種別的喧囂都被掩蓋吵鬧聲,心中無比的驚嘆、震撼與神奇感,視頻能傳遞多少?
而且過來動物園看動物,只要環境豐富,有著各種豐容,它們能展示出很豐富的行為,充滿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感也是驚喜的一種。
還有科普展牌,飼養員的講解,可以了解更多動物的知識,同樣很有趣味。
莉莉想起來什么,警告道:“大吾,我腦袋被鵜鶘咬的視頻不許放群里啊!趕快刪了!”
大吾“嘿嘿”道:“誒呀,獨樂了不如眾樂樂,大家一起看才快樂嘛!”
莉莉作生氣狀,舉起拳頭:“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