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著蜂蜜茶,來到小小農場這邊。
路過農田的時候,看到田里一片綠中泛黃的水稻,用木圍欄圍著。
外面的石頭水渠中,有清澈的水流無聲流動,看上去一派美好的農村田園景色。
顏港輝好奇:“咦,動物園里還種水稻嗎?”
水稻在春天種下,成熟需要四個月時間。
現在兩個月多過去,生長得非常茂盛,已經到了抽穗期。
一大片的水稻被風一吹,微微晃動,可以看到綠色的葉子之間,有稍顯青澀的淡黃色穗子垂下來。
粒粒飽滿,看上去富有生機,看著就讓人心生喜悅。
等到7月的時候,麥穗變成漂亮的金黃顏色,就可以收割了。
路邊不時有游客駐足停下來,帶著孩子的家長,指著麥穗和孩子笑著講道:“咱們平時吃的大米,就是這么長出來的哦!”
顏港輝看了看邊上講有機農業和水稻的展牌,覺得挺有意思!
他是在城里長大的,除了上學的時候坐火車,沿途有時候可以看到大片的農田風景,還真是第一次這次離這么近,仔細地觀察農田。
現在水稻稻田這邊,又新增了一些設施。
幾個大號的堆肥箱,并排放在田埂旁邊的樹下。
箱子邊上的展牌,講講堆肥用到的原料,是怎么發酵的,順便介紹了一下大象展區后面巨大的糞肥發酵罐。游客要是感興趣,還可以掀開箱子的蓋子往里面瞅一瞅,聞一聞。
邊上整了一個漂亮的小池塘,池塘邊緣由大大小小的圓潤石塊壘成,透過清澈的池水,可以看到池塘底部鋪的鵝卵石,一片片綠色的蓮葉漂浮其上。
旁邊是一叢叢綠草,灌木,淡藍色和粉紅色的野花,有白色的蝴蝶在其間翩翩飛舞。
暖陽之下,水光瀲滟,綠意盎然,看上去充滿自然氣息。
半邊位于陽光下,半邊隱沒于樹叢中。
經過平時的觀察,這邊經常有烏鶇和白頭鵯活動,于是挑選了它們喜歡的桑樹、烏桕、構樹,葉片寬大適合筑巢,吸引它們定居,還有一些香花類的植物,作為昆蟲的食源,植物群落豐富茂密。
蘇慧有些驚喜地拉了一下顏港輝,指著一棵樹道:“你看,松鼠!”
顏港輝望過去,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正站在樹干上,靈動的黑色小眼睛觀查著周圍,蓬松的大尾巴在身后輕輕晃動。
從樹上靈活地爬了下來,鉆到下面的草叢里,一下就消失不見了。
小水塘吸引了不少動物,在這里漫步,別有一分寧靜愜意。
平時水塘里可以積蓄雨水,等稻田需要補水時,可以用這里積蓄的雨水灌溉農田,附近的野生動物也可以利用水池,茂密的灌木樹叢是很好的庇護。
池塘里有個龍骨水車,造型仿佛坦克的履帶一樣,可以用腳踩,使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灌溉到田地中。
古老的水車里,蘊含了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澆灌了中華千年的農耕文明。
這個是方野專門打聽,找了鄉下一名老木匠做的。
游客過來的時候,如果想體驗一下灌溉農田的感覺,可以通過水車自己提水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