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出自酈道元的《三峽》,正是初二上學期語文課本的內容!
唐曉欣從來沒聽過“猿鳴”是什么樣子,原來背這句詩的時候,只能用動物園里獼猴“吱吱哇哇”吵鬧的叫聲作為參考對象,一直也很納悶。
這樣嘈雜吵鬧的叫聲,聽了應該是很頭大煩躁吧,為什么古人聽了會覺得很悲傷,淚滿衣裳呢?
想來想去,只可能是聽了它們的叫聲,想到家鄉山上的猴子也是這么叫的,引起了思鄉之情,所以才會傷心流淚吧。
現在聽著長臂猿富有穿透力的悠揚歌聲,終于有幾分能理解古人的感受了。
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它們的歌聲!
站在長臂猿島的對岸,中間只隔著一條10米寬的河流,在這么近的距離聽它們在樹上鳴唱,仿佛身處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聲音雄渾嘹亮的歌唱家站在舞臺上引吭高歌,歌聲化作清冽的河流傾瀉而下,浪花里翻騰著一個個美妙的音符。
初聽到這婉轉悠揚的奇異歌聲,一陣頭皮發麻,胳膊上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聽著聽著,逐漸陶醉其中,慢慢地身體放松下來,漸漸變得輕盈。
眼前出現一幕幕美好的畫面,仿佛陽光穿過枝葉,雨露打濕樹干,滴落到地面的水珠濺射在草叢中,為大地帶來滋潤,生命美麗而鮮活。
心靈受到歌聲的洗滌,似乎都變得更加純凈了!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唐曉欣回過神來,覺得長臂猿的歌聲并非哀婉,而是引起人靈魂的顫動共鳴。
聆聽者的感受,應該和環境和心情有關!
三峽的秋天凄涼蕭瑟,旅途漫長萬物沉寂,聽著悠悠猿鳴自然心中傷感。
像是這種天氣晴朗的日子,又是期盼已久的暑假,終于可以來動物園玩,本來就很開心。
聽到長臂猿這么奇妙的歌聲,心情振奮而喜悅。
扭頭望向錢可可:“哇,真的很好聽啊!你覺得呢?”
錢可可笑道:“聽它們的歌聲,好像能聽出來一種無憂無慮,很開心的感覺!”
唐曉欣贊同點頭:“好像是哦!”
周圍的游客,聽著長臂猿的歌聲,各自的反應都不相同!
有大人閉著眼睛,手捧在胸前,搖頭晃腦,一副如沐春風,極為陶醉的模樣。
身邊的孩子扯著家長的袖子,驚奇地大呼小叫:“麻麻!麻麻!它們在唱歌呢!”
還有的小朋友,聽著猿鳴聲,興奮地來回跑,在岸邊追逐著島上長臂猿行動的軌跡,手在空中跟著擺來擺去。
旁邊島上的環尾狐猴們,大腿打開,黑色的爪子朝天,一邊曬著暖暖的太陽打坐修煉,一邊目光炯炯地望著對岸,豎起耳朵聽兩只長臂猿引吭高歌,聽得極為投入的模樣。
一些游客看到這一幕有趣的景色,不禁輕笑起來。
有人喜歡在練習瑜伽的時候放上一些自然舒緩的歌曲,在音樂的引導下身心放松,好去除雜念深入冥想,取得更好的鍛煉效果。
對環尾狐猴來說,可能長臂猿的歌聲作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兩只長臂猿,島上還有其它動物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