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衣冠禽獸”的成語,來自明代官員的服飾!
在那個時候,為了呼應皇帝的龍袍,官員的服裝上裝飾的都是飛禽走獸,文官擁有發達的頭腦和敏銳的思維,所以穿的是飛禽服,武將英武有力量,所以穿的是猛獸服。
不同等級官員,所繡的圖案也不相同。
文官一品繡丹頂鶴,二品繡紅腹錦雞,三品繡綠孔雀,足見紅腹錦雞的地位之高。
而武將一二品都是獅子,三品繡虎。
所以“衣冠禽獸”在最早其實是個贊譽的詞匯,官服上的動物可以彰顯身份,令人羨慕。后來才逐漸變成今天的意思。
“原來是這樣!長姿勢了。”
旁邊還有展牌,介紹紅腹錦雞和國鳥的關系。
丹頂鶴,紅腹錦雞,綠孔雀,朱鹮,幾種鳥都曾是國鳥的有力候選!
第一次投票選國鳥,大部分人都投的丹頂鶴。
不過準備上報到國務院的時候,有專家提出,丹頂鶴有個“日本鶴”的學名,覺得不妥。
雖然丹頂鶴起源自中國,但是最早動物學家命名丹頂鶴是日本提供的標本,那會清政府還在閉關鎖國,被占了個先機,也是很遺憾的事情。
紅腹錦雞的呼聲也很高,因為它是神話中鳳凰的原型,而且中國地圖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大公雞,本身還在全運會作為中國的代國鳥出場過,表達中國人民的熱情和祝福。
展牌最后問道:“如果你選國鳥的話,你會選哪種呢?”
劉偉一陣糾結,好像哪種都很好啊?真是令人為難。
紅腹錦雞飛到樹上后,扭過脖子,開始梳理羽毛!
梳羽毛的時候,披肩散開抖動,金黃色的絲狀冠羽也從貼伏的狀態聳起。
站在樹枝上,有種孤芳自賞的感覺。
這只紅腹錦雞對新環境適應得很快,落落大方,任人觀賞!
不過大部分的都表現得比較警惕羞澀,不是很活躍,躲在樹枝下面,或是藏在石頭后面。
角落里,一只紅腹錦雞雌鳥,羽毛黃褐色平平無奇,模樣很樸素,蹲在一叢竹子旁邊縮著脖子,背對游客,一幅自閉的樣子。
身體圓滾滾胖乎乎,偶爾回頭偷窺一眼,模樣很好玩。
雨宮心看到,情不自禁笑出了聲,心中也對接下來的動物園之旅更加期待。
這邊的環境布置得實在是太棒了,將動物的魅力完全展示出來。
兩人觀賞了一會,順著竹林小道繼續在錦雞林里逛起來。
轉過一個彎,看到一只白腹錦雞,站在樹干棲架上,黑白的修長尾羽垂下。
白腹錦雞比起紅腹錦雞個頭要大一些!
披肩狀的肩羽,腹部和長長的尾羽色調以白色為主,羽毛的邊緣有著顯眼的黑紋,仿佛一面面黑白的扇子,又像是吉祥的云朵。
翅膀的羽毛呈藍色,胸部和背部則是泛著金屬光澤的綠色羽毛。
相比色彩鮮艷,看著有種榮華富貴氣質的紅腹錦雞,白腹錦雞看上去色彩婉約,有種陰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