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自己不管去哪兒,身邊都有三個合意武者守護,安全性大為提高。
隨后,三人見楊越還要處理政務,沒有多留,自行告辭。
楊越看三人離去的背影,感嘆自己終于有了嫡系。
先前,不管是五位筑基還是上千內門,都是宗門‘借’給他用的,末了還得還回去,并不屬于他自己。
而此刻不同,關猛奉他為主后,其所掌握著2萬白巾精兵+5萬白巾雜兵,共計七萬人馬,已經全部屬他私人所有。
重點,就在于‘私人’。
“武將有了,文臣什么時候到呢?”
楊越忽然想起了前世,自己國家歷史上的群雄,不管是哪個,手下都是一群文臣,一群武將。
只有武將沒有文臣,或者文臣水平不高的,基本都混的挺慘,譬如《三國演義》里前期的劉備,沒有得到諸葛亮前,基本就是不停的失敗。
此刻他和劉備很像,只有武將,沒有文臣。
而大宣的文臣,基本就是儒生群體,戰時當輔助使用,平時當工具人使用,而且還特別忠誠,簡直是多面小能手。
“我什么時候才能有儒生投效……”
楊越坐回桌前,甩了甩腦袋,不再多想,接著埋首政務之中。
……
翌日。
這一天楊越沒有去種地,而是特意來到城西。
羌州軍被俘虜的兩萬人馬,此時便被囚禁在此處,看守的不僅是五千白巾雜兵,還有所有血魔宗派來的所有修士、所有筑基。
他們已經從楊越處聽說了,這群人就是一家荷包,只等羌州軍運錢換人,沒人都能分一大筆銀兩。
基于此,宗門弟子看守的格外嚴密。
楊越沒有驚動其他人,偷偷視察了一下,發現這一區域被血魔宗用陣法籠罩,羌州俘虜基本插翅難飛,感覺十分滿意。
隨后,便徑直往筑基長老處走去,他打算先和長老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均出一部分弟子,轉職當個公務員先。
“什么?做官?”
筑基長老一懵:“你說那個官,具體是什么?”
“就是三班六房,分兩種,一是三班,衙門負責捕頭,各自管內勤、緝捕和警衛等,下面可以讓白巾精兵充數,但捕頭等職務沒有文化不能做。”
楊越耐心解釋:“還有六房,分別是吏、戶、禮、兵、刑、工等房,我需要一些懂文化的弟子,進行短暫培訓后,暫時接任這些職務,充實政府。”
這么一解釋,長老們頓時明白了:“你這是讓弟子們放著修道不當,來做官?”
“需要多少人?”
“東冶城是大城,人少了不行,起碼……兩百。”
“兩百。”
“是的,長老您們覺得行不。”楊越笑呵呵問。
“這……”
五位長老相互一看,頓時苦笑,“如果是十幾個,還可以,兩百多人,這我們也做不了主,不如問問掌門?”
兩百多人,不少了。
楊越理解,他也不好強迫,便讓長老安排弟子,同時自己也寫一封信,交寄給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