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這不是云明先生嗎?”
傍晚,白房子里,楊越看到親衛領進門來的‘明云’,大吃一驚。
石蘭縣杰出縣令,居然是云明?
這可真是奇了怪了,他記得這貨早先鬧騰著要走,怎么忽然改性子留下來了呢?
“云明見過上使。”
一身白色儒袍的云明走進屋內,彬彬有禮地一揖。他眼角余光掃到辦公桌上兩尺高的政務,心底哪怕高傲,也不禁嘆服了起來。
這是個真心為百姓謀幸福的人。
更別提,最近消息傳來,白巾軍已被朝廷招安,不日冊封就會來臨,到時候搖身一變,面前這年輕人就是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如此,任職此處,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的事。
“先生坐。”
楊越熱情地讓人上茶,親自起身,道:“閣下看來是中意我廣寧了?”
“非也。”
云明搖了搖頭,矜持道:“我之所以任職石蘭縣,只是感足下贈銀放人之恩,欲報答一二爾,不日就要離開廣寧。”
哪怕我心里已經暗屬于你,架子還是要端著點的。
畢竟我堂堂舉人儒生,若貼上門投奔,實在太跌份。
“呵呵。”
楊越輕笑了一下,這時代的名士脾氣他還是懂的。稍一思量后,他道:
“既如此,華安不敢強留。只是先生既然暫留于此,一些重要事物不妨參加一些,算是練手,明日正好有一個會議,關于兩郡接收之事,先生勿要錯過。”
“會議?”
云明愕然,旋即明白過來,拱手笑道:“好啊,華君盛邀,在下必定參加。”
君臣默契,一切已在不言中。
……
翌日。
白房子一樓某個房間,這房間仿制自地球的會議室,中央一個五米長的大方桌,用來開會。
六房承辦吏、軍中諸將等高層在親衛的引領下,紛紛坐滿兩側。
此刻,楊越還沒有來。
眾人坐在這新奇的會議室里,紛紛討論起今日被召集來此的目的。
“聽說和接收滁山、慶安兩郡有關。”
“兩郡?那可太難了。軍隊問題還好解決,可具體行政誰來治理。”
兩郡被白巾軍數年,但凡聰明點的讀書人都逃了出去,幾乎沒有留下多少人。
沒有知識分子,光憑一些大老粗,如何治的偌大兩郡?
須知,慶安郡體量并不亞于廣寧郡,同樣有兩百萬人口,滁山郡偏小些,也有一百多萬。這意味著將近三百多萬人需要治理,而要治理這么多人,起碼需要五千名以上的官吏。
但哪來這么多人呢?廣寧郡本身的官吏都捉襟見肘,人才大多靠自身培養,矮蘿卜里拔高個,良莠不齊,若非楊越沒日沒夜、事無巨細地處理一樁樁事件,全郡恐怕處于半癱瘓狀態。
基于此,根本抽不出多余官吏來接手兩郡。
“人才問題!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