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遙遠西北的一個繁華城郭,
一個盛大典禮正在舉行。
在短短十數日的時間,州牧府被改造一新,原本內宅的地方,往后上千畝地盤全部征用,由黑州工程兵建造了一座數萬平方,高三十丈,同樣有九百九十九級臺階的堂皇宮殿。
最初的白櫻館在這宮殿前,像個跟在爸爸身邊的小幼兒。
而這稱帝地方的宮殿,帶著楊越政權的政治象征意義地方,被命名為:
“議政殿!”
帶著點鄉土氣息,沒有‘太和殿’那么雍容威儀,也沒有‘乾坤殿’那么磅礴大氣,有的只是恰到好處的高端。
議政殿,大隋帝國的中樞。
而議政殿并不是一個宮殿,包括宮墻、樓閣、御膳房、御廁、宮女住宿地……等等,是一個整體的宮殿群。
當然,主要功能還是‘議政’。
目前的隋國,朝臣還是原來的老班底,所以根據各自職位,分別在新王朝封了合適的官職。
楊越王朝的官職體系,參考了前世漢朝,具體來說是皇帝權力比較集中的武帝時期。
云明,擔任丞相,兼任驃騎將軍,總督一切政事,以及部分軍事。
墨曙,擔任大司農,兼任京兆尹,財政大臣兼任首都市市長。
花千樹,擔任大司馬、大將軍,總督軍事。
關猛,擔任車騎將軍。
李沖,左將軍。
張云,右將軍。
因為政權還簡單,沒必要設置一個內朝式的尚書臺來節制外朝。
只給了官職,爵位沒有給,楊越承諾等打下大宣,再另行封侯。
于是,新王朝的基本構架已經搭了起來。
八月十五,正午,這一天。
全州郡守級的官員都來參加新皇帝的登基大典,等大典結束,楊越還會在北城城墻上,面見數十萬黑州百姓,宣講新王朝的政策,方針。
“吾皇萬歲!”
這一天,陽光明媚,楊越一身金黃龍袍,坐于議政殿上。
階梯下,山呼之聲,撲面而來,換上隋朝紅色官服的云明等人,分文武兩班列于左右,高呼‘吾皇萬歲’后,紛紛弓腰拜下。
楊越廢除了跪禮,只需鞠躬,不必下跪。
“朕受命于民,于此即皇帝位,本應改元,但自古以來,未有見萬年皇朝者,便將今日定為隋歷第一年。”
“諸君謹記,隋,不是朕一人一家之隋,而是諸位,宮外百姓的,萬萬人的隋。”
“設使朕后輩不肖,酷虐于民,諸臣可廢之,殺之。”
楊越其實想一步到位改成共和制,徹底廢除帝制。
但這些和云明墨曙一提,對方立刻嚇得懵逼,還沒見過打天下的主君,要把權力分給百姓的。
而當他們漸漸接受這種全新思想,仔細討論后,卻發現歷史環境暫時不允許這么做,講白一點就是,大宣還沒打完,沒空處理這個。
首要之急是先滅了大宣,再抽空慢慢改制。
這些話,主要是說給云明墨曙之外的群臣聽,讓他們做一些心理準備,也為將來的改制埋下鋪墊。
楊越說完后。
除了云明墨曙二人,剩下群臣,面面相覷。
直到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楊越不是開玩笑,而是來真的。
“陛下心懷天下,圣人再世!”
一瞬之間,群情激奮,激動的激,振奮的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