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開始的時候,只是氣氛上的劍拔弩張,那么此刻就完全是事態上的一觸即發了。
看到這一幕,本來還看得靜靜有味的吃瓜群眾,頓時炸了鍋的四散開來,免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現在場面上唯一平靜的恐怕也就是朝廷,少林,武當,華山,嵩山和衡山了。
朝廷是一定要促進五岳合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平衡江湖,不至于讓少林武當沒有制約。
雖然少林武當都比較識趣,但是朝廷是不會將天下的安危寄托在旁人的識趣上的。
帝王心思,重在平衡。
之所以有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事情。
只是因為功高蓋主嗎?
不,更多的是因為失去了平衡。
就好似東漢末年,朝廷之上,世家,外戚,宦官等等,本來相互制約,相互平衡,沒有一家獨大。
所以,天下雖然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還勉強能夠支撐下去。
但是一場黃巾起義,徹底打破了這個平衡,天下也就徹底失去了控制。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所以,朝廷自然是愿意看到華山合并五岳的。
當然,他們的希望也只是希望。
他們只能作為見證,保證少林武當不會出手干涉。
但是,同樣他們也不能親自出手幫助華山合并五岳。
如果岳不群做不到合并五岳,那也只能說圖之奈何。
至于少林武當,卻是最為佛系的。
華山成功也好,失敗也罷。
都不干他們的事情。
雖然成功了,會多一個分蛋糕的人。
但是同時也會幫助他們分散朝廷的注意力。
失敗了,少林武當還是少林武當,只不過他們需要更加低調一點而已。
至于嵩山,左冷禪和岳不群算是一丘之貉。
他們都想要合并五岳,所以任何阻撓他們的都將被鏟除。
因此,他們都很平靜,淡淡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至于衡山就更簡單了,手有余糧,心里不慌。
莫大對衡山,對韋劍的實力有足夠的信心。
所以,別說華山來襲,就算是在加上嵩山,泰山,恒山,他也不虛。
不過,相比他們的平靜,恒山這一次算是徹底坐不住了。
這群尼姑,其實也是不愿意看到五岳合并的。
只不過,礙于自己的實力,他們也不好跳出來。
他們的打算是有人跳出來,他們就隨聲附和,搖旗吶喊就好。
卻不想,變化發生這么快,這么大。
泰山跳出來了,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泰山掌門都換了。
衡山跳出來了,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衡山就被包圍了。
現在華山,嵩山,泰山已經站都到了一起。
若是衡山在完了,她們也都完了。
所以,這一次,這群尼姑徹底坐不住了,定閑連忙站起來對岳不群道,
“岳先生,你這是要干什么?你現在連五岳盟主都不是,便想要乾坤獨斷了不成?順之者生,逆之則亡?”
“左盟主,你就這么看著華山肆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