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繡令下,
將府文士已是寫好,當即帶著幾名甲士攜榜文飛速奔往城內告示牌處。
一路上,文士高呼將府榜文,也是吸引了無數百姓尾隨前來圍觀,畢竟當下已經七月份,他們能忙的不多。
當文士奔走至告示牌處,周遭無數百姓已經圍了上來,他們對張繡的政策還是極為推崇的,而且軍民一家親,倒也不懼。
當百姓聚攏很多后,文士開始宣讀。
語落,聲寂。
接著,人聲鼎沸,周遭百姓瞬間炸開了鍋。
“一個月工錢一千?這也太高了吧?”
“可不是嘛,這比進大戶人家當家仆還要高不少。”
“一天五個時辰?還可以休息半個時辰?這比農忙要輕松很多啊,而且還管飯。”
“這,這是真的么?”
一時間,眾人議論聲不止,
當然,更多的是難以置信。
要知,往年太平盛世時,紡布一個月也才三四百錢左右,而且都是一天到晚,早出晚歸。
張繡這倒好,一天四個半時辰,還管飯。
畢竟紡布一般都是空閑之際,婦人用來補貼家用的,可若是一個月千錢,那一年也一萬多錢了,這可是幾十石糧食的錢。
“勿要喧嘩,此乃將府大印,自然乃是真的。不過此番名額有限,根據將府令,所選名額以參軍至親優先。”
“若家中有兒子、或者丈夫參軍戰死者,只需提供戶籍證明,一律無需審核,皆可獲得名額。”
文士看上去頗為正氣,高聲道。
聽著文士的話,頓時不少婦人卻是紅了眼睛,她們有的是丈夫戰死,有的是孩子戰死。
只是讓她們想不到的是,張繡竟然還記掛著她們。張繡此舉,無疑是為她們去謀取生計,以至于讓她們感激涕零。
此話一處,公然反對者沒有。
因為他們清楚參軍在荊州的地位,也知道有哪些優待,例如稅賦減半之類。
“參軍報名者,西校場南面,有人會做登記。”文士又補充了句。
語落,眾人也不遲疑。
既然消息是真的,那他們得抓緊時間了,襄陽人口眾多,去遲了可就沒了。
當即,男的健步如飛,回家拉自家娘們去報名,女人則是著急忙慌往西校場趕去,神情著急。
一時間,這消息飛速傳播。
數以記萬的百姓準備前往登記,令那些大老爺們尷尬的是,這次招人只收女的。
當日,西校場火爆,前來登記者不計其數,一些沒登記上的更是有些煩躁,不少人更是想著讓家里孩子去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