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作揖,一字一句分析著。
荀攸說完,曹操陷入沉思,他不是沒想過先占據三韓,只不過三韓局勢復雜。
其西北面有公孫度,東北面有高句麗,再北面還有扶余,這三者實力都不弱,除此之外還有沃沮國等等。
見曹操猶豫,荀彧抱拳出列道:“主公,公達所言并非沒有道理。此舉三韓不過晝夜行程,且無需擔心戰船承受不起風浪。”
“而三韓南部距離邪馬臺國只有區區三四百里,沿途島嶼良多,由三韓轉戰邪馬臺才是上乘之法。”
先拿三韓,再取邪馬臺。
曹操腦子里再沉思著,此二者拿下來應該都會很快,就是擔心高句麗和公孫度會不會插手了。
想到這,曹操肅然道:“這樣,派人書信一封,并帶上金銀之物趕赴遼東,告訴公孫度,與之交好。”
“至于高句麗那邊,料想大漢入主三韓,它應該沒有膽子過來。它若真敢過來,吾到不介意讓他知道漢兒的威風。”
“主公英明,當是如此。”眾人齊齊恭賀了聲。
“曹仁,汝統帥諸位將軍,這些時日多加熟悉海面的顛簸,另外勤加操練甲士,估計最多入冬,便要兵發三韓。”
曹操神情凝重,鄭重說著。
他清楚,開春他就來不及了,他只能用這個冬天拿下三韓,擴充軍備。三韓有戰馬,而且高句麗戰馬奇多。
如此,他依舊可以組建虎豹騎。
再加上各地的兵員,這是他稱霸的唯一希望,當然,希望有些渺茫罷了。
“諾!”眾將齊齊應下,一個個頓時來了精神,這段時間可是把他們憋壞了。
不過一想到接下來就要攻取三韓,他們皆是摩拳擦掌,想著該如何搶占頭功。
三韓可不比張繡的荊州,在張繡那天天吃癟,可不代表三韓亦能如此,終于能虐一波菜了。
而此時,一個布衣細作入內。
“主公,荊州時局巨變,張繡發布嚴法酷刑,世家以辭官相逼,張繡皆允,并且張榜啟用寒門以及百姓。”
“并且榜文說,三個月可將百姓教導成材,張繡這是與世家撕破了臉皮,對我們來說算是好事。”
細作言簡意賅,簡單訴說著。
曹操眉宇頓時一沉,啟用寒門這個想法他也有,只是沒敢實行。至于啟用百姓,他雖然驚詫,可以他對張繡的了解,并非沒有可能。
而且,此人心思縝密,無緣無故翻臉,并且揚言啟用百姓,他相信,這絕不是說說這么簡單。
荀攸等人震驚,可看著曹操瞇著眼眸有些沉思,不由道:“主公,大漢以世家治天下,然張繡廢之,勢必為世家不容。”
“而且啟用漢末就算了,他還啟用百姓,這無異于觸犯了世家的底線,這不光光是荊州世家的底線,亦是天下世家的底線。”
“想那張繡一世英名,豈會做這等蠢事?莫非他這是在做給袁紹看?做出荊州內亂,誘使袁紹南下?”
荀攸略微皺眉,分析說著。
“不,想來荊州的確內亂,不過張繡此舉并非愚蠢,反而體現出了他的聰慧。”曹操用著欣賞的語氣道。
“袁家四世三公,若南下荊襄世家幾人不投?到那時,這些人背叛反而會引亂軍心,如此他先一步下手,并無問題。”
“只不過他啟用百姓確實出乎意料。”
曹操眉宇帶著沉思,也是有些理解不了,因為百姓就是世家的底線,張繡竟然觸碰了這個底線?
而且,他真的能三個月教導出一批基層才干出來么?應該不能吧?除非是奇跡,否則以百姓的基礎,三年才有可能。
可想到這,曹操卻又陷入深思,這人創造的奇跡還少么?以至于他心中竟然有幾分相信張繡可以做到。
聽著曹操的話,眾人意有所思。
倒也是這個理,袁紹入主中原,不日就會南下,因為酷刑而辭官的肯定不是什么好鳥,提前辭退的確是好事。
不然肯定通敵叛國。
“這樣,派人多加留意荊州的動向,另外讓人在揚州各郡縣散布謠言,把荊州的事全部訴說一遍。”
“只有把荊、揚都給鬧亂了,我們才好從中取利。”曹操瞇著眼眸說著,他可是貪婪江北二郡良久。
江北二郡連通淮河,而淮河被甘寧霸占,對曹操而言,甘寧的水軍就是如鯁在喉,很不舒服。
能給張繡制造點亂子,倒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