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兒子不孝,沒有回來看你,讓你傷心了。”葉子期頓時丟下背包,上前抱著母親,看到她那蒼老的面容和花白的頭發,眼眶頓時濕潤了。
“好了,好了,二十郎當的大人了,還像小孩一樣哭哭泣泣做什么。”葉洪連忙說。
李玉琴拉著兒子不松手,娘兒倆進了屋后,葉子期看到屋里裝著幾大筐枇杷,不過母親正在將大的挑出來放到一個筐里。
“媽,今年的枇杷價錢怎么樣?比去年差不多不?”葉子期坐下,拿起一個枇杷撕開外面的皮,嘗了一下,味道還真不錯。
“去年我們的枇杷能夠賣五塊一斤,但是今年只能賣四塊了,而且還是這些挑選出來的最好的枇杷。剩下這些小的,我都是用來熬成枇杷膏,還能夠賣一些錢。”李玉琴笑著說。
“主要是我們白市鎮周邊又多了幾個枇杷園,人家種得比我們還多,雖然味道不如我們家的好吃,但是他們降價賣得更便宜,所以我們受到了的影響。”葉洪嘆息一聲說。
“是呀,前幾天還有一個枇杷基地的老板跑來找我們,想要一塊錢一斤把我們的枇杷全部打包買去,不過我們沒有答應。”嫂子劉小惠在旁邊補充說。
“那他們的枇杷能賣出去嗎?如果賣不出去,他們還收購咱們的枇杷做什么?”葉子期好奇地問。
“聽說他們建了一個加工廠,還和外面城里的大超市簽訂了協議,如果我們的枇杷賣給他們,拿出去至少賣六七塊錢一斤呢。”劉小惠說道。
“我們家的枇杷處理給他們,只能賣十萬塊錢。但是我們辛苦一點,自己把挑選出來的大枇杷拿去賣,至少可以賣十五萬塊錢,還可以制作幾千斤枇杷膏,能夠再賣五六萬塊錢呢。”母親李玉琴算賬給兒子聽。
“確實是這樣,雖然咱們辛苦一些,但是卻可以多掙一些,為什么要便宜那些投機份子呢?何況莊稼人怕什么苦,比起在日頭下曬著刨地強多了。”葉洪接過話頭說。
“就是要累著永強一些,每天都要早起,跑縣城跑鄉下,中午也吃不好,風吹日曬的。”李玉琴感慨說,葉永強是葉子期的大哥。
“媽,永強年輕,有啥累不累的。都是為自家掙錢,人家想這么忙還沒枇杷賣呢。”嫂子劉小惠大度地說。
就在這時,葉洪的電話響了起來,他看了看撇撇嘴說:“又是武大郎打來的,真是煩人。”
“爸,武大郎是誰呀?”葉子期好奇地問。
“紅豐村紅豐現代枇杷種植基地的老總武曉峰,他們種植了兩千多畝枇杷,還開了一個加工廠。
但是他的枇杷品種沒有咱們家的好,味道不行,所以想十萬塊錢打包收購咱們家的所有枇杷。
這個武曉峰長得又矮又胖,又黑又丑,是賣餅發家的,所以他們村給他取的渾名就叫武大郎。”葉洪林笑著說。
“這個武大郎可不是好人,他家的枇杷味道沒有咱們家的好,偏偏打壓咱們的價格,如果不是你哥每天辛苦往縣城和其他鄉鎮跑,恐怕今年的枇杷更賣不出去。”李玉琴忿忿地說。
“老三,聽說你們公司在搞直播什么的,要不你給咱們家的枇杷搞個直播吧,興許還能夠多賣一些呢?”嫂子劉小惠說道。
“嗯,明天我先轉轉咱們家的枇杷園,拍點素材,然后策劃一個廣告吧。”葉子期點點頭說,擁有代言系統,還有一張高級專用流量卡,他對這次的作品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