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放心吧,我在外面開公司不利,已經漲了經驗得了教訓,所以回來再試試,如果還是成不了,那說明我沒這個能力,我就安安心心地去考工作。”葉子期保證說。
“好吧,好吧,我還想著早點抱另一個孫子,不要等到媽年紀大了,帶不動孩子了,那時候就沒法幫你們了。”李玉琴嘆息一聲說。
“大哥,嫂子,你們努力努力,讓媽再抱一個孫子。等到你們的老二跑得了,那時候我也差不多該有孩子了。咱們就接著生,別讓媽閑著了。”葉子期開玩笑地說。
大哥葉永強嘿嘿一笑,而嫂子劉小惠則臉紅了紅,白了他大哥一眼,不好意思地回頭逗俊杰去了,葉子期哈哈地笑了起來。
“老三,你回來這么些天了,明天去看看你外公吧。”李玉琴轉移了話題,對葉子期說。
“那明天爸和大哥就辛苦一些,我也該去看看外公了。”葉子期點頭說,外公家也在白市鎮,不過是另一個村,距離葉家有十多里路。
葉子期記憶中,外公外婆家后面有一座大山,最多的竹子,所以當地的人有這么多都用竹子做各種生活用具,甚至是做成家具。
葉子期的外公李光政就是一個傳統的竹篾匠人,做了幾十年的竹器竹具,并靠此養活了幾個兒子女兒,現在已經七十來歲了,還有家編竹具拿到鎮上去賣。
而葉子期的外婆五六年前已經去世了,外公李光政并沒有跟哪個兒女一起住,目前一個人住在老家,小山腳下的老房子里面,身體倒還健朗。
“你先去鎮上吧,明天是趕場的日子,你外公可能在鎮上賣背簍、燒箕、箥箕、箢篼、篩子這些。你再買點肉去,平時你外公舍不得吃這些的。”李玉琴叮囑說。
第二天,葉子期幫著父親與大哥采摘了兩千多斤枇杷,吃過早飯才開始去鎮上,他還帶著俊杰一起,小家伙也很有想外曾祖了。
果然,葉子期在鎮上西門外的一角空地上,找到了外公李光政,他的面前排著一二十件竹具,有背簍、燒箕、箥箕、箢篼、篩子,還有自制的筷子,一把一把捆好放在一個燒箕里面。
“外公。”
“天天。”
葉子期與葉俊杰一起叫著,當地方言喊曾祖一輩的就喊天天,所以葉俊杰喊李光政喊的天天,而李光政看到兩人后非常高興。
“老三,你回來了哇。小杰,來,天天兜兜里有糖。”李光政招呼著葉子期,不過似乎更喜歡小俊杰,從口袋里掏出幾顆紙包的糖來給他。
“謝謝天天。”俊杰鉆到老人的懷里,拿起糖就剝了起來,然后放到嘴里含著。
“外公,今天生意好不好?賣了幾樣東西?”葉子期與外公閑聊著,以前他假期經常在外公家一住就是一個多月,跟外公的關系特別好。
“賣了幾十塊錢了。”李光政笑著說,黝黑的臉上布滿了皺紋,但是卻洋溢著滿意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