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規模宏偉,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南北11條街,東西14條街,形成110個坊,仿佛一個巨大棋盤,這對于整理控患者沈夢昔來說,十分中意。
三個孩子都沒有來過長安,她看著手中輿圖,找到興道坊,指著東南角說:“我們的家,就在這里。”又指著西市北面的醴泉坊說:“這里還有一處宅子,那里去買東西非常方便,你們知道為什么說買東西,不說買南北嗎?”
鹿兒搶著說:“因為東市西市唄!可,洛陽有南市北市啊?”
沈夢昔一攤手,“誰知道呢?”
“阿娘,陛下為何突然回長安?”簡兒忽然問。
“你說呢?”
簡兒小聲說:“是陛下立了三舅父為太子的原因吧。”只說了這一句,就不再多說了。
沈夢昔笑了,這孩子學著謹慎了。
武帝執政期間,大多住在副都洛陽,一是長安人口太多,交通又不是十分便利,而洛陽水路交通發達,經濟活動更加便利,二是武帝想區別于李氏王朝,武周建立,定都就是洛陽。如今返回長安,完全是為了政權考慮。大概,她對朝政的把持,已經不如從前了吧。
******
武攸暨這次住在了興道坊公主府,他在長安沒有宅子。來長安之前,沈夢昔暗示他,可以納妾或者找個通房,但他拒絕了。
沈夢昔有些好奇地看他,武攸暨回避她灼灼的視線,“這樣很好。”
沈夢昔聳肩,“隨你。”
武攸暨早知道嚴季康不是面首,李家武家的女子,大多隨心所欲,一半以上的公主郡主都養了面首。對于太平,他只感嘆她與薛紹情深,這么多年來,依然矢志不渝。
他常常聽到太平吹笛撫琴,樂聲中傳達出很復雜的情緒,他不能全部聽得懂,但他很愿意就這樣守著太平,即便她看都不看他一眼。甚至心中有些被自己感動:你有你的堅守,我也有我的執著。
嚴季康留在了洛陽,他父親叔伯都已平反罪名,可惜整個嚴家只剩了他一個,最后結果是發還府邸、財物,還得了個從六品禮部員外郎,算是彌補。
嚴季康倒還挺喜歡那份工作的,他負責印刷圖書、刻版制符這類工作,也算是老本行了。他年少時的那些朋友,紛紛伸出援手,幫他修繕房屋,置辦家業,購買奴婢,至于在禮部,是否受到排擠,或者有人譏笑他做過面首什么的,沈夢昔就不知道了。
嚴季康第一時間把洛陽書局的工作交接了,又過來給沈夢昔認認真真磕了頭,說隨時等她吩咐要辦的第二件事,沈夢昔笑著受了他的禮。
嚴季康已經從青澀少年,長成了玉樹臨風的青年,看她的眼神已經只剩下感激,沈夢昔知道,小男孩或許會喜歡年長成熟的女性,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加,實力增強,他還是會喜歡年齡小的比自己弱的女性,這是雄性的本能。
沈夢昔很欣慰自己曾護送了這個少年一程,是緣分讓她救了他兩次,她毫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