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州盟約后,唐明兩國很是安寧了兩年。大唐忙于應付吐蕃和南疆小國的作亂,大明則處于休養生息狀態,農業、手工業、商業、冶鐵、建筑都得到迅速發展。
及至正平四年,紫禁城仍未落成。
偌大宮城占地百萬平方米,原設計圖紙上有七十二座宮殿,四年來卻只建成二十四座。全因建國之初國庫緊張,銀錢多次挪用到城墻、護城河修筑、增強軍備、學堂修建之上,以致數次停工。到后來,沈夢昔干脆下令停工,就維持現有規模了。
沈夢昔本不重物欲,也不想與長安一較高下,她對胤兒說:“你想建以后再建吧。”
胤兒笑著說:“阿娘,家里人口不多,已經夠用了。”
除了前朝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再有文華、武英兩殿,就是祭祀、處理公務之處。沈夢昔和武攸暨兩人,加上太子如今一家五口,就這七個主子,后殿十余座宮殿,怎么住都夠用了。
宮中用的大多還是洛陽、長安的仆婢,人數也只有五百余人,沈夢昔廢止太監制度,后殿多用女婢,雜役過了十三歲就派往別處,護衛巡邏也只在殿外。
皇家六千禁軍,沈夢昔直接統領三千禁軍,其余三千交由太子統領。
平時吃用,一反在洛陽長安的做派,都很節儉,并嚴令宮中仆婢,不許鋪張浪費,這種自上而下的節儉清廉,直接影響到了各級官員和平民,自此,國中極少有奢靡貪污之事。
紫禁城雖不夠氣派,但幽州外城卻堅固雄偉。
幽州城面積六十四平方公里,四周修建高大的三重城墻,每面三座城門,城內并未像長安一樣劃分百多個里坊,也未將商業區和住宅區嚴格區分,而是設立十二個大區,每個區都有店鋪、酒樓、茶樓、小作坊等功能區域,方便居民生活所需。城中水陸交通便利、各區交接之處,更是設立四個大型坊市,集中交易來自國內外的商品。
各區設立學堂和醫務所,以極其低廉的學費和藥費面向民眾,普及基礎教育,保障百姓身體健康。并正式頒旨,國內男子滿二十,女子滿十八方可成婚,如雙方均延后兩年成婚,朝廷還有獎勵。人人都想早些繁衍子孫,此時女子多在十五、六歲成婚,過了十六就是家中恥辱了,皇帝下旨,百姓雖有不滿,但也沒敢多做表露,但隨后幾年,出生嬰兒的成活率明顯提高,已有有識之士明白了朝廷的用意。
幽州城外設立了四處衛星城,將磚廠、礦場集中設置在水源下游,將家畜、家禽飼養集中在下風處,將蔬菜水果種植及暖棚種植集中一處,將手工作坊也集中一處。雖做不到完全合理,但也算做到了既利于管理,又能及時供應城中所需。
幽州城取消了宵禁,醫務所夜間也有值班大夫。只是戶籍身份管理更加嚴格,城門也有嚴格的關閉時間。城內各區設立公安所,各個公安所又設置大批公安員,負責放火防盜事宜,熟悉轄區人員情況,確保公共安全。
全國兵力約為五十萬,比大唐少了太多。
北方人口本就比關內少,沈夢昔也未實行嚴格的征兵制度,只是用優厚的待遇和福利吸引百姓參軍。但軍備上的投資絕對不比大唐少,士兵單兵作戰能力,也數倍于大唐和突厥等國。
前年,關內旱災,有大批災民乞討而來,沈夢昔接納了數萬流民,將他們安置到了遼北,只要開墾了土地,就歸個人所有,并免除兩年賦稅。一時間,遼北人煙稀少之地,也逐漸繁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