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下午半下午的時候,江北城來了一位喬裝打扮的皇宮侍衛,這侍衛便是時常跟隨太子出行的武書。
到了陸府門口,他讓陸府守門的去告訴陸世康,一個叫武書的人前來找他。
守門的立刻前去通報。很快,武書便被請去了陸世康房中。
在房中,武書直言來意,對陸世康說太子殿下讓他過來的原因是請他去陳州南邊兩百里路的虹州和他會合,共商平反大計。
陸世康沉思片刻后,讓他先去稟報太子殿下,自己明日將出發前往虹洲。
之所以不今日和武書同去,是考慮到太子殿下帶兵出行速度緩慢,就算自己明日出發,大抵也要在虹州等上數日才能等到太子殿下和他的軍隊。
武書離開后,陸世康便到了父親房中。平日里的小事可以不告訴父親,今日之事事關重大,且出行時日必然較久,自是不能私自前往。
今日是陸知府旬休之日,陸世康走到他那院里時,就在書房的開著的窗口那兒看到了父親臨窗而坐的身影。
于是他徑直往書房走去。
在他說了武書帶來的消息后,陸知府疑惑問道:“太子殿下讓你過去虹州共商平反之計?你?不是你二兄長?”
“既然他是專程來和我說的,那便應該是我吧。”陸世康道。
若是太子殿下想找他二兄長,自然直接在京城通知二兄長跟他去了,何必讓武方大老遠跑來。
“但是,你有何能耐?”陸知府抬頭看了眼站在房間里的三兒子說道。
在他看來,他也就是長得一表人材這一個優點而已。
“父親說的是,孩兒確實沒甚能耐。”陸世康道。
“那你還同意了過去?跟去的謀士必然眾多,哪里有你說話的份?何況你只是一介平民。”
“太子殿下讓孩兒過去,孩兒焉有不去之理?”
“現在找個借口推脫,也好在以后被太子殿下心生失望將你遣返回來好些。”
在他看來,這是必然的事情。
他認為他這個三兒子最多就是有點小聰明而已,而謀士需要的是雄韜大略。
最主要的是,他內心深處不想讓他去,是以句句話都是想打消他的積極性。
在他看來,胡家的天下固然重要,但與自己孩子的安危比起來,自然還是后者重要。
他不是大圣人,無法做到為了大忠大義而不顧自己孩子的安危。
更何況,這還是自己心里份量最重的兒子。
再說了,這戰事和自己三兒子可沒什么大的干系,他既然不是拿朝廷奉祿的官場人士,自然不必去冒那個險。
若是朝廷讓自己去,那自己自然責無旁貸。
他的這點自私自利的護子之心,自然被陸世康一覽無遺地覺察了出來。
是以陸世康道:“父親放心,孩兒會小心行事的。”
見三兒子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之色,陸知府知道自己勸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