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源只得接著說道:“聽說,是三嫂先看上的三兄,后來——有了,三兄便去求親了。但因為白將軍府只愿招贅,就如此了。”
若舒說道:“你可從中學到什么?”
忠源說道:“三兄自小就十分出眾,每次與他一起行走,路上總有人回頭看他。這樣的人物到了昆城,猶如鶴立雞群一般,哪里逃得過三嫂的眼睛。”
若舒說道:“我也算是在北郡過了一遭,像你這樣的人物,也稱得上是鶴了。”
忠源見母親思路從來不亂,無論他將話題扯向何處,最后她都能一句話拉回來。感嘆道:“既然孩兒沒有三兄那般的運氣,便如母親所說,像三嫂那般好了。”
若舒說道:“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忠源又說道:“我已經依了母親,母親能否先支取些給孩兒,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我不先將梧桐樹種上,哪里引得鳳凰來?”
若舒笑道:“兒子娶媳婦,身為人母,自然該鼎力相助。”
忠源高興地回道:“孩兒多謝母親。”又貼心地為母親換了新茶。
若舒突然問道:“你為何會化名為盧姓?”
忠源笑著說道:“是三兄為我重新準備的戶籍。秦安他們四個人的名字也是他給取的。”
若舒接著問道:“你就沒想過,從今后,可能再也改不過來了?”
忠源回道:“三兄想得極是,不能再用真名,便隨了母親的姓,如此也不算真的改名換姓。”
若舒沉默了一會,“就憑這姓,我也該對你好上三分。”
忠源笑著說道:“多謝母親。”
北地的氣候干燥,若舒實在有些不太適應,如今大事已定,便打算離開。
嫻珂卻有些樂不思蜀,她帶著女衛每日在曠野上獵免子,獵野鹿,好不暢快。
若舒說道:“你不想去尋你七哥,將他那位紅顏知己抓出來?”
嫻珂說道:“管他呢,他自己喜歡就好。”
若舒想了想,決定依舊搬出秦道川,說道:“你父親可還盼著你回去呢。”
嫻珂猶豫了一下,說道:“好吧,不能讓父親為我憂心。”
若舒早已習慣他們的父女情深,見一試便靈,也不再多話,尋了個好天氣,便驅車離開。
走時還不忘提醒忠源,“半年為期,半年之后,要有準信,不然就算你違約。”
忠源怕嫻珂聽到,又生出許多話,連忙拱手道:“孩兒絕不失信。”
嫻珂果然沒多想,只說道:“六兄,你一個人在這里,要好好照顧自己。”
忠源還未來得及致謝,她又接著說道:“乾厚卓佑,你們也要好好照顧我六兄,不然他不會給你們娶媳婦的。”說完一甩鞭子,疾馳而去,只留下一陣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