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素離開永城侯府,離開京都,大概是因為黎公公的到來。
馮昭儀得圣恩,與婉妃所得圣上的恩寵不分上下,但,馮昭儀一直有心悸的毛病。太醫院的太醫幾乎看了遍,都沒有辦法。
馮昭儀不知道從哪知道雀神醫在永城侯府,她求了圣恩,這才有了黎公公來永城侯府請雀神醫的事。
聽說雀素診脈開了藥方,說只能緩解不可根治病情。
馮昭儀便有心要把雀神醫留下來。
雀素是不想待在宮中,不想扯進皇家爭紛吧!
宮中,那樣的環境也不適合雀素待。
雀素喜歡隨心所欲,當初,她也沒有能把他留下來。
他離開京都也好,京都什么都好,就是居大不易。
她要不是重生在永城侯府的寧姑娘身上,她也想到四處逛一逛,看看高山大海。
這只能是夢吧!
霽月望著手中的《大賀風土記》,心中嘆息一聲,她只能在書中領略各地的風土人情了吧!
“姑娘,是因為雀神醫離開,難過嗎?”粗心的紅豆竟也能發現她的不開心。
霽月微微嘆氣:“是啊!雀神醫走了就再難見到了。”
紅豆天真道:“姑娘想見雀神醫,再請他來府里唄!”
霽月搖搖頭,沒說話。
雀神醫哪有這么好請!她與他如今又有什么交情呢?能讓他來京都?
只有像紅豆這樣什么都不知道的,才有如此天真的想法,請雀神醫哪里像請二嬸來府里一樣容易?
紅豆一頭霧水的捧著被子出了門,她準備把被子拿到外面曬一曬。
霽月怔怔的望著桂花樹上的一對理著羽毛的黃豆鳥,任由著春風吹拂著桌上的《大賀風土記》,紙張翻過來,又覆過去,發出“唰唰唰”的響聲……
一切都顯得很寧靜!
雀素隔天跟寧侯爺告辭,寧侯爺再三挽留,沒能留住。
寧侯爺在萬福樓宴請了雀神醫又另請了梁太醫相陪。一頓酒吃得古里古怪,寧侯爺總算見識了雀神醫的怪脾氣。
寧侯爺給了雀素豐富的診金,雀素一一收了。
他又不是來白干活的,診金自然要收。
譚氏絞著帕子,心中惱恨:她還沒懷上呢,怎么就讓雀神醫走了?
雀神醫走了,她如何是好?
唉!母親也是的,怎么不在雀神醫走之前,再給她把一次脈。說不定上次雀神醫沒把準。
都說沒病,可小日子照常來,怎么就沒病呢!
譚氏如何想也沒有用,雀神醫說走就走了。
思月也沒想到,雀神醫說走就走了,走時都沒有說一聲。
他只是囑咐荷香:姑娘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針灸,你以后要盯著姑娘每日走一個時辰。切不可忘記。
她沒想到,那就是她見雀神醫的最后一面。
一早,思月到崔氏那里請安,聽崔氏說,雀神醫告辭了。
“雀神醫怎么就走了?我的病好了,不需要看了嗎?”思月扭著錦帕詫異的問道。
詫異倒不是裝的。
她確實不知道,雀神醫沒跟她說,她也沒聽到小道消息。
她視線掃了一圈屋里的人。
大嫂很詫異,似乎還想說什么,嘴翕動了兩下,蓮月詫異之色一閃而過,大概覺得無所謂,敏月懵懵懂懂,望著大人。只有,大姐,大姐神情悵然,一點留念,她似乎早就知道了,沒有任何詫異。
大姐為什么早知道了,她卻不知道?
雀神醫就是偏心。
思月心中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