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夫人一看就是有事的,請安的譚氏與霽月她們一起告辭。
崔氏自是應了。
霽月正樂意,她如今事情多得很。一回去,新林就來回稟事情。
山林里,霽月要蓋的屋,都已經蓋好了,流民們也漸漸都上了規矩。
新林問霽月,下面該如何。
自然是訓練。
新林回去后,便開始訓練起那一波流民,共四十八個流民減去那一口之家四個人,以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帶著小孫子。
老者姓上官叫文安,眾人都很驚奇。老者笑笑,說道:只是個姓而已。
其余人也就不再追問,不管怎么樣,現在他們都是流民,簽了賣身簽,以后是寧府的人,大家都一樣,。也許,以后見了主家,主家把他們的名都改了,也是可能的。
人們便都喚老者為上官。
四十二個流民在新林手下學習各種技能。后來,那一家四口中的男子也要求加入訓練。這便有了四十五人。
訓練很苦,但,霽月給的伙食很好,四十幾個人一個月后,菜色的臉總算有點紅暈,身體也結實了許多。
上官與他的小孫子,老的因為太老,小的又因為太小,他們沒法訓練,只能做些打掃類的活。
于是,上官打掃完,便經常帶著孫子上山。
上官不知道從哪弄來的旱煙,問新林找了廢舊的紙,卷卷就抽上了。
新林問上官,上山做什么?
上官抽著旱煙回他:就上山轉轉。住在山上就得了解它!要不然有危險!
新林覺得上官純粹胡扯,認為他上山就是沒事胡亂轉悠。
不過,上官不惹事,懂的還多,流民們有事都喜歡找上官。
新林也就不管上官每日做什么了,反正姑娘與永輝都是知道的,同意他留下來的。
崔氏突然讓丫鬟帶話,讓她不用去請安,讓她用過膳,穿素凈些,再去她那里。說今日去靜平寺上香。
去靜平寺?
去一個偏僻,香火不盛的寺廟上香?
霽月覺得有些奇怪,往常,崔氏上香都是去紅螺寺的。
難道靜平寺的僧尼來府里化緣講經文,要捐香油錢?
沒聽說有僧尼進府啊!
霽月低頭瞧了身上的衣裳,淡藍色繡纏枝蓮的衣裙。
這身衣裳顏色不艷,省卻了她重新換衣裳了。
“去問問看,怎么會去靜平寺上香?”
霽月吩咐晚紅豆,紅豆領了命令出了門。
霽月對著鏡子換了個簡單點的金簪,卸了一些釵環。荷包也換成了藏青藍色。
裝扮完,霽月起身,對著鏡子又檢查了一遍,妥當無疑,才帶著彩蛾出了門。
到了崔氏院里,才發現她是第一個到的。
“你二妹還沒來,先坐一會兒。我讓她穿那件藕色蝶戲水仙衫裙。”崔氏笑著說道。
讓她穿藕色蝶戲水仙衫裙?
衣裳也指定款式?
去靜平寺與二妹妹有關?
霽月心里猜測,嘴里笑著應了:“二妹妹換衣裳自然要等的。”
“早上吃飽了嗎?”崔氏就擔心她吃不飽穿不暖,也不知道是為什么。
霽月笑著回答:“廚房今日做的玫瑰粉團很好吃,不由得多吃了兩個,您讓我吃什么,我都吃不下了。”
“是嗎?玫瑰粉團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