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茹玉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頭:“她只是瞧我一個人,跟前不得個人跑前跑后的,不大方便,恰好她那處有這么個小廝,便叫了我去瞧瞧可合意。
我瞧著小滿像個本分勤勞的,便留在了身邊。”
“不是這話。”楊氏不大贊同茹玉的話:“這人可不是隨意送的,她抬手便是這般大的手筆,待你自然是與旁人不同,你可不能懈怠,若是能娶個嫡女……”
楊氏說到這處滿面期待,笑的極為開懷,似乎已然將把家四姑娘娶進門了似的。
“母親。”茹玉打斷了她:“你莫要動這般心思,把四姑娘是嫡出的姑娘,她家二姊姊可是說給了徽先伯府的第四子,又怎會將嫡出的女兒許給我這等寒門學子?”
“那他把言歡不也是從寒門學子來的?”楊氏不滿的道:“他還不是娶了宰相府里的孫女?”
“那是兩回事。”茹玉道:“把大人娶夫人,也是在面見了圣顏之后,那是莫大的榮耀,把大人極有才華,能有如今的風光,絕非偶然。”
“那我兒也不比他差,只不過比他晚生了幾十年。”楊氏替茹玉整理著衣襟,面上滿是驕傲。
“在母親眼中,兒總是最好的。”茹玉瞧著母親慈愛的模樣,心中溫暖,溫聲道:“母親,把家四姑娘這禮,我不能隨意的收,我是瞧著小滿不錯,才帶回來。
他簽的是死契,我都問過了,把四姑娘買他花了十五兩銀錢,這銀子,我想還給她。”
楊氏思索了片刻道:“你說的也對,便是真做親,也不能如今便占了她家的便宜,沒得叫人小瞧了去,你父親前幾日才托人帶回來的銀子,我還不曾去換成交子,便先取十五兩給你吧。”
她說著便要轉身去拿銀子。
“母親,先不急,孩兒還有一事同你商議。”茹玉忙道。
“甚的?”楊氏回過頭來瞧著他。
“母親,你成日里照應韓夫人,每每操勞,回了屋子,連個端茶倒水之人都不得。”茹玉望著她,眼中皆是孺慕之情:“孩兒瞧著心疼,此番我收了小滿,母親不如一道也買個婢子回來使使吧。”
“我能動能行,要甚的婢子。”楊氏眼中滿是欣慰,有兒子這番話,她也知足了,便是吃再多苦也值得。
“母親若是嫌價錢高,便買個嬤嬤,或是簽個活契。”茹玉試探著勸道。
“不用,有你這番話,我甚的都不要,只要我兒好好讀書,我怎樣都行。”楊氏回過身來拉著他坐下:“你父親年下便要調回帝京來了,我們一家也算團聚了,等你父親回來,我同他商議一下,瞧瞧可能在帝京盤下個小院子來,這般也不用寄人籬下了。
買個院子對我們這樣的人家來說,是大花費,能省便省著點,等你往后有出息了,娘享福的日子在后頭呢。”
大淵朝帝京武官若是不出意外,皆是三年一輪換,三年在外,三年在內,這般便能叫那些人不得結黨營私。
算起來,茹玉的父親在外也快三年了。
“娘……”茹玉心中感動不已:“你處處為孩兒著想,孩兒真是無以為報。”
“傻孩子,你是我兒,我要圖你個甚的報?”楊氏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娘放心,不管孩兒有沒有出息,都不會忘了娘的養育之情。”茹玉面上滿是堅定。
“如今說這話可是為時過早,就怕你往后娶了媳婦忘了娘嘍。”楊氏半開玩笑的道。
“怎會?”茹玉神色更加堅毅:“便是有朝一日我真成了親,自然也是帶我妻子一道孝敬母親,萬萬不得忘了母親之說。”
“好好好。”楊氏聽了他的話,歡喜之情溢于言表。